首页>疾病百科> 脐疝

怎样护理脐疝患儿 大众卫生报版

2009-11-30 dzwsb.hnol.net A +

2007-12-2510:14:10  我宝宝5个多月大,长得白胖健壮,可不知是什么原因,宝宝在哭闹时,肚脐就会鼓起一个“小包包”,用手轻轻按压,“小包包”便退缩回去而不再鼓起,宝宝不哭闹安静时,就没有这种现象。医生说是脐疝。请问脐疝是怎么回事,如何做好家庭护理?湖北王蓉  脐疝是婴幼儿较常见的疾患。主要是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后,肚脐两侧腹直肌鞘的正中交织纤维发育尚未完成而出现一个薄弱的环,其基部仍为敞开的直径不超过一厘米的环状结构,称为脐环。当婴幼儿哭闹、咳嗽、大便干燥用力排便等使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的小肠、大网膜等脏器或组织,经脐环突出于体表,并在肚脐眼处凸起一个半球形或椭圆形的软囊“小包包”,其皮肤颜色正常,用手轻轻按压及婴幼儿在安静、卧位和入睡时“小包包”自行消失。这样“小包包”在医学上称为“脐疝”。婴幼儿长了脐疝后,只要健康状况良好,成长发育顺利,一笛膜不需医治,随着月龄的增长和肚脐两侧腹直肌的发育健全,脐环随之缩小,95%的肚疝在1岁左右会自行缩小而愈合。  婴幼儿长了脐疝,在家庭护理时应做到:①尽量排除造成增加腹压的因素,如不要让婴幼儿大哭大闹、出现咳嗽及时治疗、调整好婴幼儿的饮食、避免发生腹胀或便秘等。②若脐疝较大而又经常突出,可在医生指导下,将脐疝按回去使之还纳,再用一张比脐疝直径稍大的硬纸片,垫上少许棉花并用纱布包好压住脐部,再用弹性绷带包扎固定,使脐部牵拉收紧,脐门紧缩,一般7―10天即可。③用一个橡皮瓶盖,将瓶盖凹放一小棉球固定,凸长大约0.8厘米,用凸面将脐疝压入,用5×5厘米胶布固定,然后用3厘米宽的弹性绷带连腰绑住7―10天。瓶盖将脐疝植入减少了局部不适,可明显减少婴幼儿的哭闹。  需提醒的是,要注意弹性绷带不宜过紧,以一个手指轻松插入为准,也不宜过松,否则起不到压迫的作用;贴在皮肤上的胶布或包扎物,应每3―5天更换一次;在贴胶布或包扎期间,要保持局部的干燥、清洁,以防感染发炎;如发现脐疝突出后不能还纳,局部发紫,婴幼儿哭闹不止,则说明可能有疝嵌顿,此时应迅到医院急诊,以免造成后患;对于孩子年龄在一岁半以上,脐疝仍经常出现难以自愈者,则需施行手术修补治疗。华平(责编:刘金兰 作者:华平)【关闭窗口】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