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27日下午,演员李冰冰在横店拍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期间突发气胸,被送往医院治疗。
■新闻点击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陈汉章主任医师
7月27日下午,演员李冰冰在横店拍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期间突发气胸,被送往医院治疗。据称医院诊断,其为左侧自发性气胸,入院时肺部压缩70%,李冰冰到院时嘴唇发紫。报道还称,李冰冰幸好是抢救及时,否则会有生命危险,而且这种病还好发于瘦高的人群。
气胸到底是一种什么病?为什么气胸会“偏爱”瘦的人呢?如果这样,偏瘦的人是不是可以通过日常的保健或者体检进行预防呢?就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陈汉章主任医师。
气胸也会要命
气胸一旦发生,就会导致胸膜腔内压力升高,甚至负压变成正压,使肺脏压缩,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不同程度的肺、心功能障碍,甚至会有生命危险。陈主任解释,一般的气胸是会感到胸闷、胸痛,口唇发干,一部分人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如果是一般的气胸只要及时到医院治疗是不会有生命危险的。但如果碰到了一种叫张力性的气胸,人的呼吸就会极度困难,此时这种气胸就会对人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另外一种比较严重、会威胁生命的气胸则是双侧气胸(双侧肺大泡同时破裂),所以陈主任希望大家还是不要小看气胸。
高个胸廓大更容易得气胸
对于瘦高的人是否更容易发生气胸,陈主任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而且特别是瘦高的年轻人,其中男性的比例高过女性。这是因为年轻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而瘦高的人胸廓比较大,肺部为了适应胸廓的容量也会不断增大,如此一来就比较容易产生气胸。而有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家也要特别留意自己的继发性气胸。
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患自发性气胸的男性都曾在发病前夕有提重物、屏气、剧烈运动等诱发因素存在,也有在睡眠中发生气胸者,病人突感一侧胸痛、气急、憋气,然后出现呼吸困难。
什么是气胸?
据陈汉章主任医师介绍,人的胸膜腔由胸膜壁层和脏层构成,是不含空气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只要任何原因使胸膜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就称为气胸。
突发性疾病,难预料
那么既然不能小看气胸,又该如何预防气胸呢?陈主任认为,气胸属于一种突发性的疾病,是让人很难预料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做些防范的。
日常:比如平时不要太劳累,充分休息,作息规律,多锻炼身体。如果很担心自己会有气胸的可能,也可以到医院做个胸部CT,看你有没有长那个很容易引发气胸的肺泡。
得过气胸的人:这些人在治疗后的三个月内不要劳累,注意休息,切记避免坐飞机、注意预防感冒(尤其是咳嗽),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锻炼应选取慢跑、太极拳等运动,避免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毕竟得过一次气胸,再得的几率是25%。而如果发生过两次气胸的朋友,那么医院将会给你做手术,切除肺大泡,这样你的复发率将减到2%。
瘦高的人:瘦高体型的人如果在剧烈咳嗽或用力过猛之后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要警惕自发性气胸的可能,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本报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王浩 通讯员 戴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