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6日消息:“预计到2010年,全世界将有6700万、我国将有670万青光眼患者。目前国际上青光眼的未诊断率为50%,而我国竟达90%!”在23日江苏省人民医院举办的“全国青光眼临床诊疗与新进展学习班”上,与会眼科专家呼吁全社会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加强对青光眼知识的宣教,提高公众对青光眼疾病的认知,协力降低我国青光眼的未诊断率。
据了解,青光眼是一种终身进展、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是第二位致盲因素,全球因青光眼引起双眼失明者占盲人总数50%。我国青光眼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是0.68%,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2%,而65岁以上达4%至7%。
“前不久,我在基层义诊,一个上午看了40多个病人,竟然发现4个晚期青光眼病人,而这些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青光眼。”“南京一位大学教授得了青光眼,听信不法医疗广告,花了很多钱买药膏贴,买药材熏,就是不同意手术治疗,最后视力越来越差,很快发展到晚期,已经无可挽回。”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袁志兰教授介绍,由于公众知晓率非常低,加之青光眼初期往往没有症状或症状表现不明显,不同地区诊治水平存在差异,使得我国青光眼的未诊断率居高不下。
为了提高公众对青光眼的认识,让更多的人认识青光眼这一疾病,了解它所带来的危害,世界青光眼协会和世界青光眼病人协会共同倡议将今年3月6日定为“第一个国际青光眼日”,宗旨是“提高青光眼的知晓率,降低青光眼的未诊断率”。
从事青光眼防治工作20多年,袁志兰教授提醒广大年轻眼科医生,一方面要注重开展青光眼防治知识的宣教,另一方面要对青光眼的诊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因为临床上很多青光眼病人的症状特别是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的症状是不典型的,要注意检查眼底,要密切注意有青光眼家族史的眼疾患者的病程变化。同时要注意规范治疗青光眼,注意病人的治疗效果,如果治理效果不佳,要及时改变治疗方案,严格控制好眼压,控制病情发展。
袁志兰特别提醒公众,虽然青光眼造成的视力和视野损伤不可逆转,但青光眼患者只要被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是能终生保持一定视功能的。青光眼疾病早期大多数还是有“症”可循的,可以根据以下的症状提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刚出生的婴儿,如果发现黑眼珠特别大,应尽早到医院排除先天性青光眼的隐患。青少年如果遇到近视急剧加深,一些中年人忽然出现近视或视力模糊、眼睛胀痛,甚至视野中出现暗区,都可能是青光眼的表现,都要及时接受眼部检查,。一些中年以上妇女,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或者出线虹视,可能世纪是急性青光眼发作的表现,需及时到医院进行紧急处理。预防最为重要,40岁以上的人每年最好做一次正规的眼部检查。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底出血、糖尿病和高血压等都是导致青光眼的危险因素,这些人群应该被列为可疑对象,定期接受眼部检查。
袁志兰教授告诉记者,由于青光眼是一种终身疾病,目前还不能根治,唯有根据疾病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激光或手术治疗。一旦诊断为青光眼的患者,应该注意天气变化、情绪控制,不要长时间在黑暗的房间里看电影或看电视,同时要和自己的眼科医生做好朋友,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