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我弟弟患了一种叫青少年牙周炎的病,我了解之下,才发现自己对这种病认识好少,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种病忽略,尤其青少年,但它对青少年的牙齿健康却影响很大.所以我发一点资料给大家参考,希望还是青少年的大家留意一下,做父母也留意一下你的孩子们.
本病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局限性即病变局限于切牙和第一恒磨牙,患者年龄一般较。弥漫型则波及全口多数牙,年龄相对稍大。不少研究结果认为GJP是LJP发展和加重的结果。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主要发生于青春期至25岁的青少年,早期无明显症状,女性多于男性。早期患者的菌斑、牙石量很少,牙龈炎症轻微,但却有深牙周袋,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深袋部位有龈下菌斑,袋壁有炎症和探诊后出血,晚期还可以发生牙周脓肿。好发牙位为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全口患牙不超过14个(切牙、第一磨牙,外加任何2个牙位),多为左右对称。弥漫型青少年牙周炎则可侵犯全口多数牙。X线片可见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均有垂直型骨吸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还可见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模糊,骨小梁疏松等。牙周破坏速度比成人牙周炎快3-4倍,在4-5年内,牙周附着破坏右达50%-70%,患者常在20岁左右即已需拔牙或自行脱落。早期出现切牙和第一恒磨牙松动,自觉咀嚼无力。切牙呈扇形散开排列,后牙可出现食物嵌塞。家族中常有多人患本病,患者的同胞有50%的患病机会,以母系遗传为多。
[编辑本段]放线杆菌是青少年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患者龈下菌斑中可分离出Aa,阳性率为90%-100%。患者外周血的中性多核白细胞和(或)单核细胞的趋化功能降低,吞噬功能障碍,这种缺陷带有家族性。
[编辑本段]根据年轻患者的牙石等刺激物不多,炎症不明显,而有少数牙松动、移位或邻面深袋,局部刺激因子与病变程度不一致。重点检查切牙及第一磨牙邻面,并拍摄X线片,牙合翼片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可作微生物检查,发现伴放线放线杆菌,或检查中性多核白细胞有无趋化和吞噬功能的异常。对于JP口才的同胞进行牙周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其他病倒。
[编辑本段]早期进行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彻底消除感染,加强定期复查和必要的后续治疗。服用抗生素作为辅助疗法。口服四环素0.25g,每天4次,共服2-3周;或小剂量强力霉素50mg,每天2次。口服甲硝唑和差劲氨苄青霉毒,两者合用效果优于单一用药。用六味地黄丸在基础的固齿丸(膏)调整机体防御功能。病情不太严重而有牙移位的患者,可在炎症控制后,用正畸方法将移位的牙复位排齐。
【防治牙病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