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常见到这样的病人,因为各种原因如顽固性胃溃疡、胃癌,进行了胃切除治疗。术后患者常常主诉,进食后会出现全身无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动过速,腹痛、腹泻或晕倒在地,因而患者常常不敢或不愿进食,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表现的呢?与胃切除术有关吗?
上述表现在临床可以诊断为倾倒综合症。
那么什么是倾倒综合症呢?
倾倒综合症(dumpingsyndrome)是由于丧失了幽门括约肌,食物和液体过快地进入小肠,引起胃肠功能和血管舒张功能的紊乱而出现的特殊症状群,是胃手术后常见得并发症,其发生与胃肠道重建有关,采用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II术式)术后倾倒综合症的发生率高于胃十二指肠吻合术(BillrothI术式)。
倾倒综合症临床分为两种:
1.早期倾倒综合症:症状发生在进食后30min以内。主要表现为:
(1)心血管症状,如全身无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动过速、晕厥,患者急切希望能平卧;
(2)胃肠动力增强表现.如上腹饱胀不适、绞痛、恶心、呕吐和腹泻。
2.晚期倾倒综合症:又称低血糖综合症(Hypoglycemicsyndrome),症状出现在餐后2~4小时,主要表现为血管舒张症状,胃肠道症状不明显。
两者中以早期倾倒综合症多见。由于倾倒综合症的症状发作与进食明确相关,患者多不愿进食或减少摄入量,因此患者多出现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