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缺水和缺钠

医师在线

2009-11-30 www.orthopedicscn.com A +

脱水
 
一、高渗性脱水
【概述】

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当缺水多于缺钠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钠和水的再吸收增加,以维持血容量。如继续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增高,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最终是细胞内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的程度。脑细胞缺水将引起脑功能障碍。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一般可作出诊断。实验室检查:a.尿比重高;b.血清钠升高多在150mmol/L以上;c.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轻度增高。

【治疗措施】

去除病因,使病人不再失液。补充已丧失的液体,可静脉输注5%葡萄糖或低渗盐水溶液。估计补充已丧失液体量有两种方法:a.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按体重百分比的丧失来估计。例如中度缺水的缺水量为体重的4%~6%,补液量约为2.5L~3.0L。b.根据测得的血Na+浓度来计算。

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mmol)-血钠正常值(mmol)]×体重(kg)×4。

例如,体重60kg男性病人血钠浓度为152mmol/L,则补水量=(152-142)×60×4=2.4L。当日先给补水量的一半,即1.2L,另一半在次日补给,此外,还应补给当日需要量。

补液时需注意,虽血Na+升高,但因缺水,使血液浓缩,实际上,体内总钠量还是减少的,在补水同时应适当补钠,以纠正缺钠。如同时有缺钾纠正时,应在尿量超过40ml/h后补钾,以免引起血钾过高。经过补液治疗后,酸中毒仍未得到纠正时可补给碳酸氢钠溶液。

主要有:a.摄入水量不足,如外伤、昏迷、食管疾病的吞咽困难,不能进食,危重病人给水不足,鼻饲高渗饮食或输注大量高渗盐水溶液等;b.水丧失过多,未及时补充,如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胸腹手术时内脏长时间暴露、糖尿病昏迷等。

【临床表现】

根据症状不同,一般将高渗性缺水分为三度:

轻度缺水:除有口渴外,多无其它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2%~4%。

中度缺水:有极度口渴,伴乏力、尿少、尿比重高。唇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常有烦燥。缺水量为体重的4%~6%。

重度缺水:除上述症状外,出现躁狂、幻觉、谵语、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的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6%以上。 

二、低渗性脱水【概述】

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但细胞外液量反更减少。组织间液进入血液血环,虽能部分地补偿血容量,但使组织间液的减少更超过血浆的减少。面临循环血量的明显减少,机体将不再顾及到渗透压而尽量保持血容量。肾素-醛固酮系统兴奋,使肾减少排钠,Cl-和水的再吸收增加。故尿中氯化钠含量明显降低。血容量下降又会刺激垂体后叶,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水再吸收增加,导致少尿。如血容量下降又会继续减少,上述代偿功能不再能够维持血容量时,将出现休克。这种因大量失钠而致的休克,又称低钠性休克。

根据体液丧失病史及上述临床表现,一般诊断无困难。可借助下列检查明确诊断。a.尿Na+测定,常有明显减少;b.血清Na+测定在135mmol/L以下时,表明有低钠血症,并可判定缺钠程度;c.血浆渗透压降低;d.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血非蛋白氮及尿素均有增高,而尿比重在1.010以下。

【治疗措施】

积极治疗病因外,首先要补充血容量,针对缺钠多于缺水的特点,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滴注,以纠正体液的低渗状态和补充血容量。

1、轻度和中度缺钠根据临床缺钠程度估计需要补给的液体量。例如,体重60kg的病人,测定血清钠为135mmol/L,则估计每公斤体重丧失氯化钠0.5g,共缺钠盐30g。一般可先补给一半,即15g,再加上钠的日需要量4.5g,共19.5g,可通过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约2000ml来完成。此外,还应给日需要液体量2000ml,并根据缺水程度,再适当增加一些补液量。其余一半的钠,可在第二日补给。

2、重度缺钠对出现休克者,应先补足血容量,以改善微循环和组织器官的灌流。晶体液补充用量也要多,可先给5%氯化钠溶液200~300ml,尽快纠正血钠过低,恢复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使水从水肿的细胞内外移。以后再根据病情继续给高渗盐水或等渗盐水。

一般可按下列公式计算需要补充的钠盐量:

需补充的钠盐量(mmol)=[血钠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

×体重(kg)×0.6(女性为0.5)

例如体重50公斤的女性病人,测得血钠为118,则需补充的钠盐量=(142-118)×50×0.5=600mmol,按17mmol/Na+=1g钠盐计算,则600mmol钠约为35g氯化钠。当天应补给需补充钠盐量的一半(17.5g)和日需要量(4.5g)共计22g,可先输给3%氯化钠溶液约430ml,再补给等渗盐水约1000ml。然后可测定血清钠再作进一步治疗时的参考。

3、缺钠伴有酸中毒在补充血容量和钠盐后,由于机体的代偿调节功能,酸中毒常可得到纠正,一般不需一开始就用碱性药物治疗。如经血气分析测定,酸中毒仍未完全纠正时,可静脉滴注1.25%碳酸氢钠溶液100~200ml或平衡盐液200ml,以后视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补给。在尿量达到40ml/h后,应补充钾盐。

导致低渗性缺水的原因甚多,外科手术病员常见原因是细胞外液丢失后,只补充了水或盐补充不足,以致相对地体内缺钠甚于缺水。常见原因:a.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腹泻、呕吐、消化道瘘、肠梗阻等,钠随消化液大量丧失;b.大创面渗液,如烧伤、手术后广泛渗液丧失;c.肾脏排出水和钠过多,长期使用利尿剂,抑制肾小管再吸收钠。

【发病机理】

细胞外液钠浓度降低,呈低渗状态后,首先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以排出水,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以保钠。同时,组织间液进入血液循环,部分地补偿血容量,维持循环血量。如果失盐过多或继续失盐,水从尿中继续排出外,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水由细胞外转移至细胞内,则血容量及组织间液均明显降低,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这种因大量失钠而致的休克,又称为低钠性休克。此时肾血流量及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或无尿。【临床表现】

根据缺钠程度而有不同,常见症状有头晕、视觉模糊、软弱无力、脉搏细速、严重者神志不清、肌肉痉挛性疼痛、肌腱反射减弱、昏迷等。根据缺钠程度,临床将低渗性缺水分为三度:

1、轻度缺钠:患者有疲乏感,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血清钠在135mmol/L以下,尿中钠减少。

2、中度缺钠:除上述症状外,常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视力模糊,尿量少。血清钠在130mmol/L以下。

3、重度缺钠:病人神志不清、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木僵,甚至昏迷。常发生休克。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下。 

三、等渗性脱水 

外科病人最易发生这种缺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而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维持正常。它造成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的)的迅速减少;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基本上不改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最初细胞内液并不向细胞外液间隙转移,以代偿细胞外液的减少,故细胞内液量并不发生变化。但这种液体丧失持续时间较久后,细胞内液将逐渐外移,随同细胞外液一起丧失,以致引起细胞缺水。

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要详细询问体液丧失情况,每日的失液量有多少?持续多少时间?失液的性状等。测定细胞外液量和血清钠,以了解缺水和失钠情况。血清Na+和Cl-一般无明显降低,血浆渗透压在正常范围。尿比重增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有明显增高,表示血液浓缩。必要时可作血气分析测定,以判定有否酸碱平衡失调。

【治疗措施】

首先尽可能处理引起等渗性失水的原因,以减少水和钠的丧失。针对细胞外液量的减少,一般可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液尽快补充血容量。根据脉搏细速和血压下降等症状来估计体液丧失量,已达体重的5%者,可快速输入上述液体约3.0L,(按体重60kg计算)。以恢复血容量,或按血细胞比容来计算需补液体量。

补等渗盐水量(L)=血细胞比容上升值/血细胞比容正常值×体重(kg)×0.25 

此外,还应补给当日需要量,一般为水2.0L和钠4.5g。

等渗盐水含Na+和Cl-各154mmol/L,而血清Na+和Cl-的含量分别为142mmol/L和103mmol/L。两者相比,等渗盐水的Cl-含量比血清的Cl-含量高50mmol/L,在重度缺水或休克状态下,肾血流量减少,影响排氯功能,若从静脉大量输给等渗盐水,有导致血Cl-过高,引起高氯性酸中毒的危险。因此,应用等渗盐水治疗缺水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平衡盐溶液的电解质含量和血浆内含量相仿,用来治疗缺水更加符合生理,可以避免输入过多的Cl-,并对酸中毒的纠正有一定帮助。此外,在纠正缺水后,钾的排泄有所增加,K+浓度也会因细胞外液量增加而被稀释降低,故应注意低钾血症的发生。一般应在尿量达40ml/h后补充氯化钾。

常见的病因有:a.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肠瘘等;b.体液体内转移,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感染、肠梗阻、烧伤等,其丧失的体液与细胞外液成分基本相似。

【临床表现】

病人不口渴,有尿少、厌食、恶心、乏力、舌干、眼球下陷、皮肤干燥、松弛等表现。如短期内丧失过多,体液丧失达体重的5%以上时,也就是丧失细胞外液的25%时;病人出现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定或下降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体液继续丧失达体重的6%~7%;相当丧失细胞外液的30%~35%时;休克已表现非常严重。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如病人丧失的体液主要为胃液,因有CL-的大量丧失;则可伴有代谢性碱中毒,出现碱中毒的一些临床表现。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