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yan058发表于2006-9-421:23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大家好,我是一名刚到儿科上班不久的护士,我们科里前两天收治了一个刚出生一小时的患儿,医生诊断是一个缺血缺氧性脑病,这个小孩一直处于
昏迷状态,昨天和前天还阵阵抽搐,可以少量进食,有时会哭闹但从昨天晚上到今天就已经是:不哭`不闹`不吃`肌张力消失,双眼紧闭,瞳孔对光反射消失,CT示颅内多个出血点.因为我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患儿,并且我们这里属于偏远山区的县医院,也没有什么高压氧仓的.所以想请教各位前辈这种患儿的治疗和护理要点.多谢!
lchxlxy发表于2006-9-421:38
R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你应用搜索功能"缺血缺氧性脑病"便知
sisi1231发表于2006-9-422:03
R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你那里的医生连这个都唔会吗?都病危啦.
0000000000y发表于2006-9-523:44
R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马上告诉医生下病危通知啊,要不孩死了可就麻烦大啦,快快快:-/:-/:-/:-/:-/:-/[size=3]SampleText[/size][color=Red]SampleText[/color]
[img]http://[/img]
sxjclsb发表于2006-9-523:50
R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我们影像版块有一个贴,或许对您有点用.您不妨看一下.
[url]http://newclub.haoyisheng.com/viewthread.php?tid=34821&extra=page%3D1[/url]
wnlpd0529发表于2006-9-821:54
R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主要是维持生命题正平稳,给予必要的吸氧营养镇静,恢复期才给营养脑细胞高压氧疗。
qiuqiu802发表于2006-9-1820:40
R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到底是缺氧缺血性脑病还是颅内出血啊?
lchxlxy发表于2006-9-1821:46
R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当缺氧缺血性脑病为重度时,可以出现出血
lgdx123发表于2006-9-1921:24
R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迅速纠正缺氧 患儿因围生期窒息而缺氧,已受损脑细胞对缺氧极敏感,必须以适当氧疗使PaO2保持在8.00kPa(60mmHg)左右,因新生儿易致氧中毒,PaO2以不超过10.64kPa为宜。
2、适量供给葡萄糖:脑组织本身不储存糖原,代谢所需能量主要靠血液中葡萄糖供应。窒息缺氧时,脑血流量减少,其代谢障碍,加重了脑细胞的损害。每日静脉补充葡萄糖10~12g/kg,使患儿血糖维持在3.36~5.40mmol/L,并根据血糖调整输液速度,一般6~8mg/(kg.min),防止高糖血症的发生。
3、尽早降低颅内压,24小时候给甘露醇降颅压。抬高患儿头肩15~30°,禁食,尽量少搬动,使用VitK、VitE、止血敏等药物止血,密切观察神志、面色、呼吸等。
4、及时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10mg/kg静脉滴注,如未控制,1h后再用1次,以后每12h给予2~2.5mg/kg,直至神经症状消失。也可选安定、水合氯醛、利多卡因止痉。观察用药效果,防止呼吸抑制、反应低下等不良反应。
5、营养脑神经:脑活素、胞二磷胆碱
6、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室内清洁,经常通风换气,室温24~26℃,相对湿度50%~60%。注意保暖,本组早产儿、低体重儿、体温不升者29例进入温箱保暖,温箱内温度根据患儿体重及体温调节,一般保持30~32℃,相对湿度55%~65%,使患儿肛温保持在37℃左右。特别重视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清洁护理,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
lchxlxy发表于2006-9-2008:53
R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size=4]在此把HIE,我的讲课稿贡献出来:
[color=Red]一、定义[/color]: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
[color=Red]二、病因[/color]:凡是造成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的任何因素均可引起HIE。*母亲因素:*分娩因素:*胎儿因素。
[color=Red]三、发病机制[/color]
1、脑血流改变
缺氧―酸中毒―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障碍―脑水肿。血压下降――脑血流下降――缺血性损伤。[慢、不完全]血流量2次重新分布,此时大脑皮层矢状旁区及其下白质最易受累(分水岭)。[急、完全]上述代偿机制无效,脑损伤发生在代谢最旺盛部位即丘脑、脑干核,而大脑皮层不受影响亦不发生脑水肿。
2、脑组织生化代谢改变:
能量代谢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NO作用。炎症细胞及其因子作用。
3、神经病理学改变:皮质梗死,丘脑、脑室周围或脑室内出血和白质病变。其类型决定于胎龄、原发损害性质(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窒息)、处理。早产儿脑室周围出血和脑室内出血多见,其次为白质。而足月儿皮质梗死及深部灰质核坏死。
[color=Red]四诊断[/color]
一)病因:缺氧是脑损伤发生的基础,详细询问可能发生缺氧的原因,经过。了解缺氧的程度。
二)临床表现:生后12小时内(严重6小时)发生意识障碍(如过度兴奋,嗜睡,昏睡,昏迷)肌张力降低,原始反射异常(如拥抱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消失)。中、重度病儿可出现惊厥或频繁抽搐。重症病儿可出现脑干损伤症状(呼吸节律不齐,呼吸减慢,呼吸暂停等中枢性呼衰,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三)、头颅影象学:先做头颅B超,初步观察脑水肿脑损伤情况(脑实质广乏分布的回声增强)
头颅CT:(脑实质密度减低白质值低于18,分为四级:
1、正常:脑实质所有区域密度正常2、斑点状:区域性局部降低,分布在两个叶。3、弥漫性:两个叶以上。4、全部大脑半球普遍性密度减低,灰白质差别消失,侧脑室明显变窄。
脑电图
以背景活动异常为主,低电压,等电位和暴发抑制最多见。
MRI
能精确地反映脑组织的不同病理变化。
HIE临床分度:
根据CT:轻〈2个叶。中〉2个叶。
重弥漫性低密度灶。
根据临床分度(见后表1)
[color=Red]五、治疗[/color]
强调早期治疗,24小时内一般不超过48小时,综合治疗。
要有足够疗程:中、10―14天,重、20―28天。甚至延续到新生儿期后。病程过短影响效果。对轻度不需要过多干预观察变化,对症处理。
治疗应有信心,争取家长信赖与配合。
前三天
三支持:
A改善通气,换气功能,及时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B维持血压,心率稳定
多巴胺的使用指标:
1心音低钝,心率小于100-120次/分。
2皮肤颜色苍白,肢端发凉。
3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前胸小于3秒。
4脉弱,血压正常或下降。
用量5-10微克/Kg.min,持续静脉滴注。
C维持体液平衡,保证能量供给
血糖在正常偏高水平
葡萄糖的摄入量10-12g/kg.d.输入速率5mg/kg.min,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的高值5.2mmol/l左右。
要求入院3天内应有血糖,定时测定,及时调整输糖速率,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此外还要监测NaCaK
三对症
A抗惊厥:
1鲁米那负荷量10-15mg/kg,维持量5mg/kg/d分2次
2安定。
3水合氯醛。
(鲁米那可镇静止抽,还可降低脑代谢率,改善脑血流减轻脑水肿,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
B降颅压
24小时内用速尿1mg/kg,甘露醇生后2小时前早期应用较晚用好。应小剂量,2.5ml/kg.次4-6h一次,渐减,用3天。
激素:在脑创伤或缺氧缺血损害治疗无效。
C维持脑代谢,消除脑干症状
1纳洛酮:0.05-0.1mg/kgiv,以后0,03-0,05mg/kg.hivgtt.连用3天,或症状明显好转。
2氧自由基清除剂:VcVe
3钙离子通道阻止剂。
4脑细胞代谢激活剂。
生后4-6天
此阶段治疗是机体内环境已稳定,脏器功能已恢复,神经症状已减轻的基础上,应用促进神经细胞代谢药物或改善脑细胞的药物,消除因缺氧缺血引起的能量代谢障碍,使受损神经细胞逐渐恢复其功能,以下任选一种:
胞二磷胆碱100-125mg/d脑活素2-5ml/d+50mlGSivgtt10-14d为一疗程,促进神经细胞代谢药物。
复方丹参6-10ml/divgtt10-14d为一疗程,调节微循环,改善脑缺血区血液供给,消除能量代谢障碍。
10天后
1、脑活素,复方丹参可反复2-3疗程。
2、有条件加用脑细胞生长肽治疗。
3、加强新生儿期干预:①视觉刺激法,②听音乐,③触觉刺激,如肢体按摩,被动运动等。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供给足够热量,做好基础护理。
新生儿期后治疗1
治疗对象:①治疗28天神经症状仍未消失,NBNA小于36分,脑电图异常。②第2、3月复查CT,B超,MRI出现脑软化,脑室扩大,萎缩,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或基底节病变。③第2、3月不能直立抬头,手不灵,不会握物,脚尖着地,肌张力异常,反射亢进。、
治疗方法:脑活素5ml、脑生长肽1600-4000u、复方丹参6-10ml,每日一次每月连用10次,共2-3月或6个月。
同时按年龄缺陷进行训练,并从心理、情绪、喂养综合治疗,进行早期干预。
[color=Red]六、治疗展望[/color]:
迄今对HIE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国内外在积极寻找新的治疗措施,研究较多且有一定疗效的有以下几方面:
1、亚低温疗法,其降低脑组织的代谢率和耗氧率,减轻脑水肿,减少神经细胞的调亡。(头35℃)
2、神经生长因子:其促进神经细胞分化、增殖、发育,促进受损细胞功能的恢复,对缺血缺氧脑损伤有一定作用。
3、兴奋性氨基酸递质拮抗剂:减少神经细胞的损伤。
4、神经节苷酯(GM1)。
5、基因治疗:控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便有可能控制凋亡过程。
[color=Red]七、预后评估[/color]:
1、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轻一般无死亡,后遗症发生率低。中病死率5%左右,后遗症10-20%。重30-50%,存活率50-70%有后遗症。早期综合治疗并持续至新生儿期后治疗,使预后不良率下降至15%。
2、常见后遗症:智力低下、颠痫、脑瘫发生率高,其次听力视力丧失。
3、影响预后因素:窒息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后遗症发生率高,但有时不一定成正比。惊厥频繁者后遗症多。昏迷深,持续时间长,后遗症多。
[color=Red]八、出院医嘱[/color]1、坚持门诊随诊。
2、复查头颅CT、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
3NBNA评分:可全面反映神经功能状态,是了解脑损伤严重及恢复情况良好途径。
4、有后遗症应采取干预措施。
[color=Blue]小结
HIE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CT扫描仅供参考。
CT扫描动态观察,观察HIE主要病理改变需发病3-4周。
早产儿评估白质低密度应在纠正年龄。
临床NBNA综合评估。[/size][/color]
ayslaqwsjjfk发表于2006-9-2013:07
R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学习啦,谢谢楼上诸位!
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