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2年6月~2005年6月对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采用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6~55岁,平均33岁。致伤原因:跌伤6例,道路交通伤6例。肘关节正侧位片均为MasonⅡ型骨折。 2手术方法取平卧位,臂丛麻醉,绑止血带,患肢置于胸前。取肘关节外侧切口,切开各层,暴露桡骨远端及桡骨小头,切开关节囊,注意保护桡神经深支,骨折断端复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钻孔,拧入适当长度及直径可吸收棒,并使末端埋入关节面下,拔去克氏针,依次缝合各层。术后抗炎、对症治疗,并摄X片复查,指导患者积极行功能锻炼,定期随访。 3结果12例术后经6~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均复位固定成功,骨折愈合良好,无桡骨小头缺血坏死等,按Metaizeaut等[1]的肘关节功能后期疗效评分标准:良好10例,较好2例。 讨论 桡骨小头骨折临床常见,常因间接暴力引起,由于桡神经深支紧邻桡骨小头,故易引起损伤。桡骨小头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治疗上要求解剖复位,防止创伤性关节炎。按Mason分类,桡骨小头骨折分3型,对Ⅱ型骨折传统方法采用开放复位+克氏针或加压钢板内固定[2]。克氏针固定为有限内固定,固定不牢靠,而钢板外固定需广泛显露骨折端,手术创伤大,术后均需外固定,上述两种手术方式,术后肘关节不能早期行功能锻炼,易引起肘关节僵硬、强直,且骨折愈合后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克氏针、加压钢板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