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梅毒、二期梅毒、一期梅毒症状
作者:admin来源:未知点击:更新时间:2009-09-19
梅毒症状,梅毒不同时期症状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下三期梅毒、二期梅毒、一期梅毒的症状。三期梅毒主要症状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2-4年后约有1/3患者发生三期梅毒。除皮肤、粘膜、骨出现梅毒损害外,尚可侵犯内脏,特别是心血管及中枢系统梅毒症状,梅毒不同时期症状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下三期梅毒、二期梅毒、一期梅毒的症状。 三期梅毒主要症状 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2-4年后约有1/3患者发生三期梅毒。除皮肤、粘膜、骨出现梅毒损害外,尚可侵犯内脏,特别是心血管及中枢系统等重要器官,危及生命。三期梅毒的共同特点为损害数目少,破坏性大,分布不对称,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客观症状严重而主观症状轻微;损害内梅毒螺旋体很少,传染性小或无;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率低。 二期梅毒主要症状 梅毒螺旋体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系统内大量繁殖播散而出现的症状。可侵犯皮肤、粘膜、骨、内脏、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常见有流感样全身症状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继之出现以皮肤粘膜疹为主的临床表现。骨、内脏、眼及神经系统症状较轻或少见。 皮肤损害为二期梅毒的主要损害。其形态多种多样,可有斑疹、斑丘疹、脓疱疹等而类似很多皮肤病,但也可有以下一些特点,具有共同性而有助于临床诊断:即皮损广泛对称,疏散而不融合,发展和消退均缓慢;客观症状明显而主观症状轻微;皮疹常呈铜红色、褐红色,好发于掌跖;常伴有粘膜、毛发、骨损害,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1)脓疱性梅毒疹:较罕见,多见于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低的患者,脓疱通常发生于红色润浸基底上,表面被覆痂皮,严重者呈深在性溃疡,称脓疱性梅毒疹。有时溃疡表面痂皮厚积类似蛎壳,称蛎状梅毒疹。皮疹常广泛分布全身。 2)丘疹性梅毒疹:常见者为豆形丘疹梅毒疹,常轻度高起,直径约2-5mm或更大,呈生肉色或铜红色,触之有深而坚实的浸润,表面光滑或被覆有粘连性鳞屑。传染性极强。好发于皱褶部皮肤,特别是肛门和生殖器部位。 3)斑疹性梅毒疹:为最早出现的二期梅毒疹,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5-2cm,散在不相融合,颜色为淡红到褐红色。皮疹发生于躯干两侧、肩、臂部和四肢内侧,掌跖部者呈暗红色鳞屑斑。一般数日、数周后自行消退而不留痕迹。 一期梅毒主要症状 硬下疳,通常在螺旋体侵入人体后9-90天,平均3周后,在受侵局部出现硬化疳,其特点是初起为单个暗红色斑丘疹或丘疹,逐渐增大,很快表面形成糜烂面,并演变为浅溃疡。男性多发于阴茎包皮冠状沟、龟头或系带部,有些发生于尿道内、阴茎干或其基底部、阴囊上。硬下疳未经治疗,约2-6周可自行痊愈,遗留轻度萎缩性瘢痕、色素沉着或无瘢痕。
上一篇:隐性梅毒的产生机制及传染性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