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色盲

你是色盲,色弱还是正常,看图即知!

2009-11-30 www.xici.net A +

你看出来了么???请注意,色盲是后天不可以改变的,几率是百里挑一!
也就是说,这个投票帖子最后的结果应该大致接近1(色盲者):99(正常者)
和智商,近视没有任何关系!






































-------------------色盲机理
色盲产生的分子机制色盲是指对部分或全部颜色缺乏辨别能力的疾病。
人眼之所以能够辨别颜色是依赖位于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三种感光细胞──锥细胞,
它们各自对三种波长的光最为敏感,分别是红光、绿光和蓝光。



所以当控制其中某类细胞的基因出现异常,使该锥细胞失去正常地感
受对应光刺激的功能时,人眼便无法正确辨别部分颜色了。色盲可分
为许多不同类型,如果两种原色锥细胞异常,那么将完全不能区分颜
色,看到的是一个黑白的世界,称为全色盲,这种情况较为罕见。当
然如前边所说锥细胞是主要对某种特定波长的光特别敏感,而对其他
颜色的光也有较弱的感受能力,所以理论上来讲,全色盲仍是可以微
弱地看到一些颜色的。当仅有一种原色锥细胞异常者,称为单色盲。
通常出现在对红色或绿色敏感的锥形细胞异常,结果造成红―绿色盲。
色盲的发生主要和遗传有关,但也有一些情况则是由于视神经和脑的病变引起的。)

色盲的遗传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患色盲的男性要远多于女性。这
主要是由它的遗传机理决定的。正常人都有46条染色体,男性是22对
常染色体加1条X染色体1条染色体,女性则是22对常染色体加2条X染色
体。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随着X染色体由父母传给子女。男性仅
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只需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出色盲。女性有两条X
染色体,因此必需有一对色盲基因,才会表现异常,这是因为假如只
是一条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的正常基因仍能发
挥作用,行使正常的色觉功能。



色盲基因2005年七月在naturegenetic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色盲基
因的研究报道。在西大西洋上有一个叫pringlappoll的小岛,岛上的
很多居民患有一种罕见的全色盲疾病。30多年来它一直是研究视觉的
科学家们感兴趣的地方。其中也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遗传学
家们,他们对岛上的居民进行了分子水平的检测工作,通过比对患者与
正常人的DNA序列,研究人员在8号染色体上发现了只有色盲患者才有的
DNA片段。然后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确定该基因编码视网膜中锥细胞上铁离
子通道的一部分。这是迄今为止关于色盲基因具体分子本质的第一篇研究报道。

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
很多人都知道约翰道尔顿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物理学家。1808年他发
表了《道尔顿原子学》,从而被誉为原子理论的创建人。为了纪念他,
科学家至今还把他的名字用作原子量的单位。可是却很很少人知道他也
是第一个发现色盲病的人,同时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患者。关于这
个还有一个小故事呢。那一天是圣诞节。青年道尔顿到街上去买了一双
长筒袜,作为节日礼品,亲手送给母亲。母亲收到这份礼品非常高兴。
她打开礼品盒一看,“啊,原来是一双红色的长筒袜。”她感到颜色实
在太鲜艳了,与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不太相称。她笑着问道:“约翰,你
的礼物真让人高兴,但是你怎么看上了这么鲜艳的颜色呢?”这使道尔
顿感到有些奇怪。他不以为然地说:“难道深蓝的颜色还不稳重吗?妈妈。”

“什么?约翰。它和樱桃一样红呀!”

“不对,妈妈。是我亲手挑的,是深蓝色。”

“是红色,约翰。妈妈的眼光不坏。”母亲重复回答。

道尔顿找来了弟弟。弟弟也说是蓝色的。而且,他俩对颜色的感受完全一样。

可是,他的朋友们和他俩的识别力却不同。朋友们开玩笑说:“照你所
说,你将永远也看不到女性美丽动人的面容。你会把她们面颊上那羞涩
的红晕,看成一片浅蓝。”从那天起,道尔顿才知道自己的色觉与别人不同。

道尔顿没有放过这一偶然的发现。他不但仔细分析了自己的体验,还对
周围的人做了各种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又经过多方考查验证,写
出了一部科学著作――《论色觉》。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色盲病,所以
色盲症也称作道尔顿病Polo服装批发零售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