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沙眼?
提到沙眼,大多数人都不会感觉陌生,而且人们对此病不以为然,甚至一些人误以为沙眼是因为沙粒吹入眼中引起的。实际上沙眼与灰沙并不相干,它是一种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
沙眼衣原体是一种很小的微生物,比细菌还要小,只有放大上万倍才能看到。我们眼皮的内侧――结膜,可以说是沙眼衣原体的“安乐窝”,感染后结膜就会变得粗糙不平,看上去像有沙粒一般,这也是“沙眼”的由来。
沙眼流行非常广,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而卫生条件差、贫穷、拥挤、尤其干燥、灰尘多的地方发病率更高。沙眼的病情很长,可为数年,甚至数十年。
★沙眼是如何传染的?
沙眼衣原体感染结膜以后,可在结膜中潜伏5―12天,之后的很长时间都具有传染性,而手是传播沙眼的重要途径。
沙眼患者的眼泪和眼屎中都含有这种衣原体,用手揉眼睛后,手就可能成为传染原。如果正常人接触了病人的手、毛巾、手绢、洗脸水、文具、玩具、工具或其他物品,均有可能患病。
此外,沙眼病人用手揉眼后再接触其他地方,如公共场所的门柄、汽车扶手等,极有可能使这些地方沾染上沙眼衣原体,而健康人用手接触后再揉眼睛就可能会感染沙眼。
沙眼的免疫力很弱,治愈后可再次感染。
★患上沙眼,有何感觉?
沙眼多侵犯双眼。
发病初期,患者常没有任何感觉,检查身体时才发现患有沙眼。随着病情发展,眼睛有轻微的发痒及摩擦感,早晨起来有少量眼屎,还有轻微的怕光、见风流泪等症状。将眼皮翻起时,可见结膜充血、发红。
病情发展严重时,就会感到眼睛发痒难忍,且发酸、干燥、有些痛,摩擦感增加,早晨起来后眼屎较多,见风就流眼泪,看书时也感到很吃力,看起来也有些糊涂。此时翻起眼皮就可看到结膜上有像沙子一样的颗粒。如果伴有细菌感染时,病情会加重。
晚期患者,如果出现眼毛倒向眼球,眼毛就会像刷子一样擦伤眼球,并引起眼球发炎,结果视力下降,甚至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