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沙眼

沙眼信息

2009-11-30 drug.soouo.com A +

 
沙眼

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为沙眼。此病可结瘢而自愈,但常因各种合并症和后遗症而造成视力障碍。沙眼也是一种社会性传染性眼病,男女老幼均可患病,其发病率与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生活条件等均有密切关系。沙眼由来已久,流行广泛。如今在发达国家,大多数城镇已经基本消失。但在不发达国家,尤其发展中国家仍为多见。在世界致盲病因中,沙眼居第二位。解放前沙眼是我国主要致盲的眼病之一,解放后由于国家重视、人民的卫生条件改善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沙眼这一严重疾病得到了控制,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沙眼在我国的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

沙眼早期的自觉症状一般都较轻,甚或无任何不适,只在体检时才被发现。个别病例有不同程度的畏光、痒感、烧灼感或干燥异物感等症状,只有当合并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时才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急性沙眼少见,多见于初次感染,表现为眼睑水肿,睑结膜充血、水肿、粗糙、乳头肥大、球结膜周边充血、粘液脓性分泌物,并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等。最常见者为慢性炎症过程,表现为弥漫性结膜充血、乳头肥大、滤泡形成、瘢痕和角膜血管翳。1、乳头肥大睑结膜表面表现为充血,绒状粗糙(乳头肥大),好发于睑板部,较小而聚集。

2、滤泡形成初期滤泡表现为细微的黄白色圆点,不隆起,常见于睑结膜,可吸收消失。典型滤泡大小不一,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胶状不透明,多见于上穹窿部,可融合成片状。乳头和滤泡的增生,表示沙眼处于活动期,有传染性。

3、瘢痕在睑结膜上出现粗糙不等的灰白色网状疤痕,这种网状疤痕是沙眼的典形变化,可遍及整个穹窿部结膜。疤痕的收缩使穹窿变浅,出现睑内翻、倒睫等。

4、角膜血管翳上方角膜缘最早出现浅层新生血管侵入,称为角膜血管翳,它是沙眼的特有表现。新生血管翳位于角膜浅层,整齐地排列在同一水平线。随着病程的发展,血管从角膜缘方向侵入,向瞳孔区发展,影响视力。有时血管翳之间可有滤泡,滤泡破裂后即形成溃疡。沙眼的分期方法较多,常用的是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沙眼分级法及我国现行(1979)的分期法。世界卫生组织的沙眼分期法

1、沙眼性炎症-滤泡(TF)指上睑板结膜有5个以上滤泡,滤泡直径≥0.5mm。TF说明有沙眼性炎症,指目前感染的状况。

2、沙眼性炎症-严重程度(TI)指睑板结膜明显炎性增厚,致使睑板深部的正常血管有一半以上模糊不清。TI表示沙眼感染的严重程度,严重感染会导致瘢痕形成。

3、沙眼性结膜瘢痕(TS)指睑板结膜有可用肉眼看得见的沙眼瘢痕。TS表示出现瘢痕,并可能出现沙眼性倒睫。

4、沙眼性倒睫(TT)指至少有一眼睫毛磨擦眼球。TT的出现说明应施行倒睫手术。

5、角膜混浊(CO)指易察见的遮盖瞳孔的角膜混浊。说明沙眼已导致视力障碍。我国的沙眼分期法: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将沙眼分为Ⅲ期

表现分级活动性病变占上睑结膜面积

Ⅰ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有轻(+)<1/3

活动性病变(血管模糊、中(++)1/3-2/3

充血、乳头增生、滤泡形成)。重(+++)>2/3

Ⅱ有活动性病变,同时出现癜痕轻(+)<1/3

中(++)1/3-2/3

重(+++)>2/3

Ⅲ仅有癜痕而无活动性病变

典型沙眼易于诊断,但早期病变的诊断则较为困难。因为乳头、滤泡并不是沙眼的特有性改变,其他结膜病中也可出现乳头及滤泡。一般认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为沙眼。1、上睑结膜及上穹窿部有滤泡形成或乳头增生、睑结膜充血和血管组织模糊。2、在裂隙灯或放大镜下可察见角膜血管翳。3、上睑结膜及穹窿部可见到网状瘢痕组织形成。4、结膜上皮涂片发现有沙眼衣原体。近年来,沙眼衣原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已有很大改进,由于应用了单克隆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直接荧光抗体等细胞学检测方法,对沙眼衣原体的检测能力明显提高。
沙眼的诊断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1、结膜滤泡症滤泡多见于下睑部结膜及下穹窿部,形状圆而规则,一般比较小,且透明,大小一致,结膜组织不伴有充血,血管走行清楚,这种滤泡一般代表一种过敏性组织反应。沙眼滤泡主要见于上睑及上穹窿部结膜组织,质地不清,大小不匀,滤泡不规则,伴有结膜充血,血管模糊,有角膜血管翳等症状。2、滤泡性结膜炎除具有结膜滤泡症类似的滤泡外,还伴有睑结膜明显的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3、慢性结膜炎睑结膜呈弥漫性充血状,可见有轻微的乳头肥大,一般为绒线小乳头,滤泡很少见,且没有瘢痕形成和角膜血管翳。

4、春季性结膜炎主要发生在上睑结膜,穹窿结膜一般不受损,活动期的乳头呈典型的石榴状增生,稳定期的乳头肥大而平复,睑结膜呈现一层灰红色的疤痕,无角膜血管翳。

1、局部用药常用的有0.05%-0.1%利福平,0.25%氯霉素,10%-30%磺胺醋酰钠,4%磺胺异f唑,5%磺胺噻唑等眼液点眼,每日3-4次。晚上用眼膏一次,如0.5%四环素、0.5%红霉素,0.5%金霉素。需较长时间用药,一般约1-3个月或更长。2、全身用药除急性期沙眼症状重且伴全身症状而全身用药外,一般主要是局部用药。3、手术疗法重度沙眼滤泡较多,可行滤泡挤压术及磨擦法。此法只起辅助作用,仍要配合药物治疗。沙眼睑内翻倒睫可行手术矫正。角膜血管翳严重者,可考虑施行角膜缘血管电烙术或冷冻术。

4、处理并发症及后遗症。

1、由于沙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故医师应重视沙眼的防治工作,特别对其并发症要有充分认识。

2、预防沙眼发病率高,为了从根本上控制沙眼的传播,必须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1)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搞好个人卫生及家庭卫生,对服务业如理发、浴室、酒店等的面巾、浴巾用后应严格消毒,在部队、工厂、学校、托儿所等集体生活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注意用水清洁,保障水源供应。防止沙眼传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经常洗手,不用别人的毛巾,不用手揉眼、常剪指甲。洗脸水不宜合用。

(2)全社会重视在各级党政机关支持下,广泛宣传,群防群治。专业人员应开展沙眼流行病学调查及普查工作,对于传染性沙眼的多发区尤应抓紧诊治,防止蔓延,这是很重要的防盲工作之一。

3、要警惕医疗误区患者要到医院就诊,不要到无执业资格的诊所就医,更不能轻易使用"刮沙法"等不正规的方法治疗。



本搜索引擎只做信息搜索使用,仅供医生和患者参考,处方用药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