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伤寒与副伤寒

右侧引入页面

2009-11-30 www.gov.cn A +

    伤寒和副伤寒是分别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通过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水、食物,经口使人感染;还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传递病原菌而传播。伤寒杆菌在水中不仅可以存活并保持毒力,而且还可以繁殖,因此,水源被污染后,易造成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

   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病后免疫力持久。此病潜伏期为10~14天。

    此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

    主要临床表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有腹胀、便秘、腹泻等肠道症状,还可出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病人全身可出现玫瑰色皮疹。

   防控要点:1.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伤寒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做好预防。2.加强引用水卫生管理和污水处理,做好粪便管理和污物处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灭蝇。3.对疫情地区重点人群进行伤寒菌苗的预防接种。作好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治疗病人,所有伤寒病人或疑似病人都要及时隔离治疗。4.对被污染的厕所、地面、食具、衣物、用品等实施随时消毒,病人的排泄物粪、尿等要严格消毒。

  (责任编辑:胡国香)【E-mail推荐】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