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肾移植

我国肾移植的发展

2009-11-30 www.p53.cn A +

起步摸索阶段
  我国器官移植的发展始于50年代末,1960年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院士进行了我国首例尸体供肾肾移植。由于在术后没有有效的免疫抑制措施,患者未能长期存活。1972年,中山医学院梅骅教授完成了我国第一例亲属肾移植手术,患者存活超过了一年,在我国医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影响。

大力推广阶段
  从70年代中期开始,肾移植作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有效方法在我国大城市开始推广。1981年统计全国肾移植数量达800余例,1984年达到1301例次。80年代后期,随着肾移植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术后护理及免疫抑制药物的不断完善,我国每年完成肾移植例数逐年上升。这个阶段的一年肾存活率大约在50%左右。

稳步发展阶段
  1985年至1993年是我国肾移植稳步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开始系统引进国外经验,包括提高手术技术、全面应用环孢素等措施,我国的移植数量逐年增加。这个阶段的一年肾存活率达80%。
  这个阶段,心脏移植和肝脏移植开始起步。
          
飞速上升阶段
  从1994年以后,肾移植进入飞速上升阶段。每年肾移植例数由2000例飞速上升到4000多例。2002年全国有超过28个省市开展了肾移植手术,完成肾移植总例数超过4500例。但由于我国大约有超过100万的尿毒症患者,所以目前的肾移植远不能满足尿毒症患者的需要。随着人类对机体免疫系统认识的不断完善,一些新的免疫抑制药物,如MMF,抗CD25单抗等相继开始临床应用,移植肾长期存活率逐年提高。在这个阶段,一年、三年、五年肾存活率分别为90%以上、80%左右、70%左右。目前我国有3例肾移植存活23年,受者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的1个月。
  这个阶段,其他类型的器官移植也开始蓬勃发展。心脏、肝脏和肝肾、胰肾联合移植日趋成熟。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