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12月08日电两年半前,还在襁褓中的小桑吉卓玛被自家的火盆烧伤,右胳膊的肘部、腋部和腕关节畸形,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伸展双臂,左邻右舍的人们都说:“可怜的娃娃,这辈子算完了!”小桑吉卓玛的不幸引起了青医附院的关注:今年7月,有关人员把她从尖扎县接到医院接受治疗。术后10多天,小姑娘的双臂就能够伸展开来,且能活动自如。当原本缩成一团的右胳膊第一次套进护士阿姨送来的新衣裳的袖子时,桑吉卓玛高兴得笑了……小桑吉卓玛是幸运的,成功的手术解除了她和她家人的痛苦!而该例手术则是我省烧伤医学领域首次一次性完成肘、腋、腕关节三个部位的斑痕孪缩畸形矫正的病例。青医附院烧伤整形科是青海省的第一家烧伤专科。25年来,这个科为打造国内科技水平一流的学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开展的大面积烧伤、电烧伤、化学烧伤、冻伤治疗以及各种整形手术解除了很多患者的实际问题;收治的各类烧伤整形病人6000余例,总治愈率达到98%以上,为青海赢得了荣誉。在这里,相继开展的大量临床与科研工作为解决广大烧伤患者的病痛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青海高原烧伤整形医学事业的发展。由他们进行的《表皮细胞移植治疗烧伤》、《猪真皮胶原在深二度烧伤和供皮区的应用研究》,达到了国际水平。在这里,一例化学烧伤100%的烧伤患者被抢救成功:上世纪九十年代,医治这么大面积的烧伤不仅在我省是第一例,在国内外也都罕见!“在高寒缺氧的高海拔地区能否治愈?”医生们自己也都捏着一把汗。因为,海拔高、缺氧,大面积创面修复中氧气补充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房间的消毒和隔离是否合格也是大面积创面修复的关键。如果治疗失败,患者将四肢残疾、五官挪位。但3个月后,治疗成功。如今,这位患者已跟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这次抢救的成功,标志着青海省的烧伤专业进入了国内先进水平。在这里,曾成功抢救了一位烧伤面积达92%(Ⅲ度90%)的大面积烧伤病人。当时,这类患者在全国仅治愈13例,在高原地区属第一例。在这里,先后开展的近20项技术和业务填补了青海省烧伤领域的空白。在这里,青海省惟一的异体皮库于2002年建成。有效解决了异体皮的保存,使青海省烧伤整形患者有了高质量的植皮。要在医疗科技上取得成就,全面提高青海省在烧伤整形领域的技术水平,人才是第一要务。为此,医院领导不惜花资金,一方面引进电动取皮刀、静脉氧疗仪、空气净化机、烧伤翻身床、网状轧皮机、宽频治疗仪、显微外科和手外科器械等先进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则将这个专科的学术带头人先后送往日本、美国、瑞典等国家,学习那里的先进烧伤整形技术,同时还定期邀请国内知名的烧伤专家来青海讲学,做示范手术。优秀的专业人才必定会给医院带来先进的技术和新的发展。近几年,先后学成归来的医务人员在这个专科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度整形手术:应用腹部轴型皮瓣早期修复手部深度电烧伤、背阔肌皮瓣、胸大肌皮瓣、岛状轴形皮瓣修复深度创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修复软组织缺损以及阴股沟皮瓣阴道成形等手术。我省的烧伤整形外科技术也由此进入了国内先进水平。如今,这个烧伤整形专科已成为首批青海省名专科之一。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辛勤文宁
【打印本稿】推荐给朋友:[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