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

2009-11-29 www.spxl.net A +

神经性厌食症是就学儿童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进食障碍现象,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行为偏离症。

1.什么叫神经性厌食症

为了保持体形而拒食,导致体重逐步减轻、厌食,称为神经性厌食症。

2.神经性厌食症病因

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至今还不清楚,大致原因有以下几种:

(1)性格特征:本病有一定性格特征,如焦虑、内向、神经过敏、强迫观念等。

(2)与遗传有关:亲属中患情感障碍者约占22%。

(3)患功能性疾病。

(4)下丘脑疾病和内分泌异常:下丘脑某些区域是调节饮食、性行为和月经的。是人的饥饱中枢所在地。有人作实验性下丘脑病变的实验,可出现和神经性厌食症相似的表现。可见下丘脑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是重要的病因之一。

(5)社会文化因素:由于西方国家流行盲目崇拜追求苗条的时尚,这种错误倾向也逐渐影响我国的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子。其发病率有发达国家、富裕阶层高,城市比农村多,女性多于男性的现象。某些脆弱的女孩,在沉重的学业负担下或因强大竞争压力,而产生严重心理负担。她们也力求将自己完美化,去适应社会要求。常通过节食、降低体重而去追求体形完美。西方文化、习俗随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而逐渐影响着孩子们,尤其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性格好胜。家长肥胖而节食的言行影响,或因肥胖而受同学、朋友讥讽等,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

3.神经性厌食症有哪些表现

患儿食欲不振,常无饥饿感。进食少甚至厌食、拒食。特别是拒食油腻和甜食。常只吃米饭,喝粥汤。吃咸菜、萝卜干,少量零食、水果、饮料等。由于进食量少,人体所需热量明显不足,逐渐产生消瘦、体重下降、自觉虚弱、乏力、畏寒、便秘、皮肤干粗、指甲退变、脱发等。强迫进食后可出现腹胀、腹痛,常会自行刺激咽部诱发呕吐。日久之后,可出现性发育迟缓,女孩经血少、闭经等。性格上出现忧愁寡欢或情绪激动,并有讳病忌医现象。

4.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

(1)发病年龄10岁或10岁以上;

(2)严格控制饮食并追求以苗条为美的目的者;

(3)减少原有体重的15%~25%,比同年龄同身高的体重至少低15%;

(4)女孩闭经持续3个月以上,少女停经是本症特征性的表现;

(5)有心动过缓、活动过少、体温过低、呕吐、发作性食欲过盛。

5.辅助检查可有哪些异常

(1)血液检测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激素、雌激素、黄体酮降低;

(2)血清钠、钾、锌、铜等元素和血糖可低于正常;

(3)心电图:有营养不良者心电图可出现低电压、Q-T延长、P-R间期延长、传导阻滞等;

(4)骨密度测量可有降低。

这些异常不是诊断的必备条件,是可以出现的异常,但不具备特异性。

6.神经性厌食症的后果

本病的病程可达几个月至数年,甚至有长达10年以上者。病儿完全恢复正常饮食,解脱对体重的偏见虽然困难,但总体来说经适当治疗、正确对待,预后仍是良好的。有人观察统计过大宗病例,这些病人有些会出现营养代谢障碍、低血糖症和精神异常等,要认真防止这些情况和意外发生。

7.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治疗是比较困难的。一是发病病因、机理不十分明确,目前尚缺乏一致公认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二是患者常对任何治疗均持不合作的态度。

治疗原则总体上说是精神心理治疗、合理饮食治疗,矫正饮食行为为主的综合疗法。适当配合药物辅助治疗。

(1)住院治疗住院的目的是“取消家庭因素干扰”,使之摆脱原来的致病环境。在家长同意下限制探视为好。如此可:①协调病人和家庭在心理治疗中的关系;②加强社会活动;③增进饮食;④获得适宜体重;⑤住院期间便于医护人员劝说病人进食和实施心理治疗,建立良好医患关系;⑥消除刺激拒食行为的因素,双亲的不安和过分关注、担忧,是可造成拒食行为的恶性循环。

(2)耐心疏导:耐心给患者讲解发病的心理根源和矛盾,讲解营养知识懂得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知晓过度节食的危害,确立人生正确审美观。

(3)鼓励进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少量多餐逐步增加进食量。限制零食,使其有饥饿感,能摄入较多正餐。由专人帮助进食,避免提及饮食与体重的关系。形成轻松愉快的进食气氛,逐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体重增加时予以表扬鼓励。

(4)饮食治疗要因人而宜:根据不同情况和患儿共同兴致勃勃地制订1周食谱。有的可先从流质开始,有的甚至需静脉营养。注意糖、蛋白质、脂肪比例适当,热能适中以及电解质平衡和维生素的补充。

(5)酌情审慎用药

1)呕吐较重时可口服吗丁林每次5~10毫克,或灭吐灵每公斤体重每次0.2毫克。严重呕吐者可使用氯丙嗪,每次12.5毫克至25毫克,肌肉注射。

2)抑郁症者,可加用阿密替林每次5毫克,丙咪嗪每次12.5毫克,或碳酸锂每次0.15克。

3)补充微量元素:0.5%硫酸锌复B液,每日每公斤体重0.5~1毫升,或葡萄糖酸锌每次10毫克,1日冲服2次,连服3~4周。4)在医生护士监护下可试行用胰岛素刺激食欲,每次皮下注射胰岛素8单位至12单位。

5)健脾运化的中药。例如:好娃友、儿康宁等。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口服,连服2~4周。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