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神经源性膀胱

老年时报电子版

2009-11-29 www.jwb.com.cn A +


简析神经源性膀胱

人体的膀胱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排出尿液,这两项功能都必须由各种神经控制和协调才能完成。当神经功能受到伤害时,膀胱的功能也随之受到影响,并使膀胱本身产生各种病理变化。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神经源性膀胱。

随神经损伤的部位不同,神经源性膀胱的病患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痉挛性神经源性膀胱,因较高位(腰椎以上)中枢神经受到损伤造成。这种病患有不自主排尿症状。膀胱处在一种痉挛性收缩状态,容量常小于300毫升,膀胱内的压力也比较高。另一种是松弛性神经源性膀胱,是因较低位(腰椎以下)中枢神经或周边神经受到损伤,使膀胱肌肉失去收缩力,整个膀胱胀得很大,积了很多尿液后,才会有部分尿液由尿道溢流出。

由于神经受损程度不同,不是所有神经源性膀胱的病患都有两极化表现。大部分神经源性膀胱的病患,主要是因中枢神经对膀胱功能控制变差,出现频尿、夜尿、尿急等主要症状,可能还有排尿困难、排尿中断和余尿增加的情形。

事实上,几乎所有神经系统病变都可影响膀胱功能。而控制膀胱功能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和周边的各种神经组织,所以,只要有部分神经组织受到伤害,就可能影响膀胱的功能,如中风、帕金森症、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脊髓膨出、脊髓外伤或手术、骨盆腔的外伤或手术等等,都可能影响膀胱功能。此外,不良排尿习惯、器官老化、发炎或焦虑等因素所造成的神经机能退化,都会影响膀胱功能,造成神经源性膀胱。沂农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