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词条肾皮质脓肿目录概述病因临床诊断检查化验项并发症治疗方法预防注意事项编辑本段概述 肾皮质脓肿主要(90%)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从远处感染灶(常为皮肤感染)经血行播散引起,常见诱因有静脉注射、糖尿病和血液透析。上行感染很少引起肾皮质脓肿,开始形成小脓肿随后逐渐扩大并融合成充满脓液的厚壁炎性肿块。最后可穿破肾被膜形成肾周脓肿。大多数肾皮质脓肿累及单侧(97%),并好发于右侧(63%)。编辑本段病因 90%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从远处感染灶(常为皮肤感染)经血行播散引起,常见诱因有静脉注射,糖尿病和血液透析。编辑本段临床诊断 肾皮质脓肿好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患者,男女比例为3∶1,典型的临床特征为发病急骤,寒战、发热、腰痛、肋脊角压痛、在病程早期、脓肿尚未破入肾盂肾盏之前,不出现泌尿系症状,体格检查有时可发现腰部肿胀,侧腹部痛性肿块以及生理性脊柱前凸消失。编辑本段检查化验项 实验室检查:血象示中等度到重度白细胞升高和核左移,在脓肿尚未破入肾盂肾盏之前,尿液正常、尿培养无菌生长,血培养常阴性、根据肾脏病变、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可正常或升高,并发于糖尿病的肾脏肿患者尿糖阳性,血糖升高。
影象学检查:对肾皮质脓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须做影象学检查,排泄性尿路造影通常仅能发现一些非特异性的改变,肾皮质脓肿增大时,可发现占位性病变的影象,镓(Ga67)枸椽酸盐和铟In111示踪的白细胞作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对诊断有帮助,肾皮质脓肿融合并形成充满脓液的厚壁肿块时,肾B超检查可证实,但在脓肿形成的初期,肾超声波检查易将肾脓肿误诊为肾肿瘤,同样、肾动脉造影也不能将肾脓肿与缺血性或囊性肾肿瘤相鉴别,诊断肾脓肿最准确的影象学检查是CT扫描,在超声或CT指导下进行穿刺吸脓不仅可明确诊断和确定致病菌,同时也可建立引流通道进行治疗。编辑本段并发症 可并发肾周脓肿等症。编辑本段治疗方法 传统的治疗措施是抗生素与手术引流相结合,最近单用抗生素已成功地治愈了肾皮质脓肿(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被推荐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生素有新青霉素Ⅱ和新青霉素Ⅲ,100~200mg/kg,静脉注射、每4小时1次、万古霉素、每次1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先锋霉素Ⅴ、每次2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上述抗生素可轮换使用,静脉注射连续10~14天,然后改为口服、连续14~28天,如果治疗48小时后,病情无好转、再应考虑为耐药菌株感染或合并有其他疾病,如肾周脓肿、此时需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肤脓肿穿刺引流,如果引流后病情仍无明显改善,则需进行外科手术。编辑本段预防 积极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需与肾肿瘤等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