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

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的治疗措施

2009-11-29 www.sosyao.com A +

中国医学健康网

肿瘤巨大无法摘除的病例,有作者报告作包膜下肿瘤剜除,取得一定效果。

双侧肾上腺髓质增生的病例,可作增生较明显一侧的肾上腺全切除,术后如血压仍不下降,再作对侧的2/3切除。术中可刮除髓质或用福尔马林涂抹以清除髓质。术前准备同嗜铬细胞瘤,并应注意可能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的可能。

5.术后的处理 部分病例肿瘤摘除后血压不稳定,则需调节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或酚妥拉明的滴速来平衡。此种病例术后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以调节药量的浓度和滴速,直到病情稳定后再逐步递减。大多病例在术后1~2天内可最终停止用药。

部分病例术后高血压由继发性肾脏、心血管系统疾病所致,需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由于肿瘤有复发或再生的可能,故病人应长期随访。如有复发及转移、应考虑急性肿瘤的可能。

(二)药物治疗

常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α受体阻滞剂苯苄胺和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一般多用作术前准备。部分因有严重合阒⒒蛑琢鼍薮笪薹ㄇ谐呖沙て诜靡钥刂浦⒆础S凶髡弑ǖ揽墒杂么蠹亮亢怂孛杓堑纳錾舷偎柚实ü檀冀兄瘟啤

α-甲基对位酪氨酸(α-methyl-para-tyrosine)可以竞争性抑制酪氨酸羟化酶,阻断从酪氨酸合成多巴,从而抑制儿茶酚胺的合成,故也可试用。剂量600~1200mg/d,分次口服。副反应有嗜睡、焦虑、口干、溢乳、震颤麻痹等。

病因学\>病因学】引起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的主要原因有嗜铬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髓质增生。

嗜铬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包膜,周围血管丰富怒张。肿瘤一般较大,直径在2~6cm。约90%发生在肾上腺髓质,其余10%可发生在肾上腺以外的部位。发生在肾上腺以外的肿瘤,多见于腹膜后主动脉旁,包括嗜铬体(Zuckerkandl体)。也可在肾脏、肾门、肝门、胰头附近,脾、腹腔动脉附近,髂血管旁,卵巢、膀胱区。腹腔以外的嗜铬细胞瘤极少见,如后纵隔脊柱旁,偶见于颈部、颅内及睾丸内。肾上腺嗜铬细胞瘤90%是单发,双侧或多发占10%。肿瘤一般属良性(占90%左右),切面呈桔黄色,常见出血、坏死及囊样变,血管丰富。间质很少,肿瘤细胞较大,为不规则多角形。胞浆中颗粒较多,与正常肾上腺髓质细胞相似,但较大。铬酸盐可使颗粒着色,故称嗜铬细胞瘤。约10%的嗜铬细胞瘤为恶性,但单从组织形态学上有时难以鉴别,其主要表现在其有恶性行为,即肿瘤包膜浸润,淋巴、肝、骨和肺等脏器的转移。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2页1234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