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

2009-11-29 www.runsky.com A +

肾血管性高血压 2003-8-1814:39:04
概述: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由于肾血管病变使肾血管流量减少导致肾缺血引起。发病率约为5%-10%。最常见的原因是肾动脉狭窄。临床特点有:病程短、发展快、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一般性降压药无效或疗效不佳。理想的治疗是解除血管梗阻恢复血运,以各种肾动脉重建手术治疗为主,自体肾移植是首选的手术方法。总的趋势是治愈率、改善率不断提高,死亡率明显减少,小儿患者的疗效较成人高。

临床表现:

1.突然发生显著的高血压;

2.原有高血压突然加重;

3.高血压进展迅速,舒张压>16.0KPa(120mmHg)。

4.腹背部出现收缩期血管杂音。

诊断依据:

1.多见于30岁以下的女性或大于50岁的男性;

2.高血压发作突然,病程较短而发展迅速;

3.长期高血压骤然加剧;

4.腹背部听到血管杂音;

5.一般性降压药物无效或疗效不佳;

6.放射性同位素肾图显示病肾缺血;

7.静脉尿路造影显示双肾大小、形态和功能的差异;

8.核素肾扫描:病肾缩小、双肾长度相差1.5cm;

9.分肾功能测定:病肾功能减退;

10.肾素测定:患侧肾静脉内肾素增加,两侧肾素比值大于2倍;

11.血管紧张素阻滞剂试验;肌丙素试验:血压平均下降3.99/2.66kpa;

12.转化酶抑制剂试验,血压下降;

13.肾动脉造影:呈示肾动脉狭窄的部位,长度及肾脏大小。

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首选自体肾移植术。

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

用药原则:

1.早期轻型病例以降血压药物治疗为主;

2.高龄、病变范围广,手术危险性大的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其他的治疗方法。

3.具体的用药方案应根据病因的病理生理基础并结合具体病情而定,要个体化,分级治疗,联合用药,稳步降压。

4.甲基多巴和胼苯哒秦用后不减少肾血流量,可长期服用。

5.出现高血压危象时,应静脉使用强效降压药为主,辅以其他的支持疗法。

6.争取外科治疗,以恢复肾的血运,首选自体肾移植术。

7.术前、术后选用适当的降压药和其他辅助药物治疗。

辅助检查:

1.单纯早期病例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复杂性病例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C”。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无其他后遗症。

2.好转:症状减轻,舒张压下降≥12.6KPa(90mmHg)或下降达到临界高血压。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相关论坛】【打印】【关闭窗口】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