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喉息肉常发生于一侧声带的前、中1/3处的边缘,称为声带息肉。
[病因病理]
由于长期发声不当,或始于一次强烈发声之后。亦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是喉部的慢性病变。
[临床表现]
主要是声嘶,其程度视息肉大小和类型而异。小的局限性声带息肉仅有轻微的声音改变,基底广的息肉声嘶较重,音调低沉而单调,不能唱歌甚至失音。大息肉可致喉喘鸣和呼吸困难。
[化验检查]
喉镜检查,局限性声带息肉多在一侧声带的前、中1/3部基底小而有蒂,半透明淡红色或黄白色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自声带边缘长出可随呼吸上下活动。有时可悬于产门下,在吸气时才额及、广基型可见基底宽广的半透明灰白色或淡红色肿块,常发于一侧,两侧均有者少见。
[治疗]
早期息肉应禁声,并经药物雾化吸入及超短波理疗,或可消失。形成息肉后,应在间接喉镜或直接喉镜下切除细小的息肉可在显微喉镜下切除切勿损伤声带,以免影响发音。基底广的大息肉又为双侧者,可分次手术,防止粘连、亦可用激光治疗。术后应禁烟,纠正不良的发音习惯,否则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