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预防食物中毒金羊网2002-08-3010:02:57www.ycwb.com
陈春敏 8月4日,粤北仁化县一学校48名学生集体中毒;7月30日,白云区一家弱智成人托养中心的24名弱智学员在吃完晚餐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6月27日十几位市民在南海某酒家吃饭发生食物中毒;6月17日,英德发生一起因采食山上野菇导致一家六口中毒的食物中毒事件……而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资料来看,2002年1-6月共发生18起食物中毒事件,其中集体食堂和家庭中毒各占33.33%和50%,是食物中毒多发地带,而微生物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因素,占44.44%。有关卫生部门强调,7、8、9月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集体供餐单位如果不按正确的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去操作,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发生,如果个人不注意饮食卫生则容易引起细菌性胃肠炎。 广东地处岭南,气候温暖潮湿,适合各种病原体生长,加上广东人特殊的饮食习惯如喜食烧腊熟食、生食水产品、用野生动植物煲汤食补、追求新奇食物等,是全国食物中毒的高发省份之一。 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卫生监测科共同提醒市民,进食食物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家庭食品卫生: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不要吃即使加热煮熟过的有坏味、腐败的食物,不要购买和食用他人丢弃的或者来源不明的食品;妥善贮存食品,最好贮存在60℃以上或10℃以下的条件,婴幼儿食品要现吃现做;彻底加热食品,尽快吃掉做熟的食品;将生和熟的食物分开,不要把新鲜食物与剩余食物混在一起;保持厨房的卫生,将食品贮藏于密闭容器里,防止受到污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光顾无牌经营和卫生条件不良的摊档,少吃凉拌食物;从市场上购回的蔬菜要用清水短时间浸泡、反复冲洗,采用“一洗二浸三烫四烫”的安全食用方法,水果宜洗净后削皮食用。 关于一些特殊食物:不吃沿海地区捕捞或捡拾的不认识或未吃过的鱼类;不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蘑菇或者其他野生植物;不食用不新鲜或腐败的鲐鱼等青皮红肉鱼类;
自办的群体性聚餐,属非经营性质,未纳入国家《食品卫生法》予以监督管理。而,此类群体性聚餐特别是农村群体性聚餐,不断引发急性肠道传染病。惨痛的教训提醒我们――
链接:食品中毒的急救
食物中毒后会发生呕吐、腹泻、头痛、阵发性腹痛、发烧和疲劳等症状。病情严重时或感染痢疾时,大便里会带有脓血。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误食病菌的种类和数量。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下列紧急措施: 一、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二、迅速进行排毒处理,包括使用催吐、洗胃和导泻等方法尽快排除毒物。如果进食的时间在1至2小时前,可使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催吐,或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亳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无效,可多喝几次,迅速促使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已超过2至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体质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防腐剂或饮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三、出现抽搐、痉挛症状时,马上将病人移至周围没危险物品的地方,并取来筷子,用手帕缠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咬破舌头。四、尽快将中毒病人送往就近医院诊治,同时,为尽快查明中毒原因,应注意保留导致中毒的可疑食品以及病人的吐泻物及大便。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金羊网--金羊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