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de]辨证论治

2009-11-29 www.gdjkw.net A +

  本病应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出血期(初期)、瘀血期(中期)、恢复期(后期)进行辨证论治。

  出血期(初期)

  【证见】视力突然下降,视网膜出血量多、色鲜红,玻璃体混浊。

  【治法】凉血止血。

  【方药】

  1.主方宁血汤(广州中医学院眼科验方)

  处方:仙鹤草15克,旱莲草15克,生地黄20克,栀子炭10克,白芍15克,白及15克,白蔹10克,侧柏叶10克,阿胶10克(熔化),白茅根15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

  若兼头痛,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加水牛角30克、龙胆草10克。若兼眩晕耳鸣,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加牛膝、煅龙骨、煅牡蛎、知母、黄柏。出血量多,不能窥见眼底者,加重止血药用量。若出血色淡红、全身兼气血虚弱症状时,可用归脾汤酌加止血药。兼干咳少痰者,加沙参、石斛、贝母。

  2.中成药

  (1)十灰散,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2)四红丸,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

  (3)仙鹤草膏,口服,每次9-15克,每日2次。

  3.单方验方地黄合剂(李力《中西医结合眼底病概要》)

  处方:生地黄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茯神10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0克,阿胶10克(熔服)。水煎服,每日分2~3次服。

  瘀血期(中期)

  【证见】眼底出血已止,瘀血内留,血色暗红,或眼底出血久不吸收。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

  1.主方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

  处方:参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之气滞血瘀型方药。

  2.中成药参照“中央静脉阻塞”中成药。

  3.单方验方

  (1)祛瘀汤(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眼科学》)

  处方:桃仁,当归尾,川芎,赤芍,生地黄,旱莲草,泽兰,丹参,仙鹤草,郁金。

  (2)三七末每次3克,每日2~3次。

  恢复期(后期)

  【证见】视网膜出血大部分或全部吸收,但有机化形成,或见新生血管。

  【治法】滋养肝肾,活血散结。

  【方药】

  1.主方六味地黄丸(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处方:生地黄20克,牡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女贞子12克,玄参15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茺蔚子12克,白芍12克,枸杞子10克,浙贝母15克,牡蛎30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石斛夜光丸,均可选用,口服。

  (2)复方丹参片,血栓通胶囊,口服。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de]外治法

  可用三七、丹参、红花、川芎等注射液进行电离子导人。适用于玻璃体积血中期。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de]其他疗法

  1.视网膜静脉周围炎[de]针刺疗法

  主穴:风池、翳明、典鬓、太阳、内睛明、球后、光明、蠡沟。配穴:肾虚者,加大椎、太溪、肾俞;脾虚者,加脾俞、中脘、气海、三阴交;肝经血热者,加肝俞、太冲;头痛者,加合谷;出血者,加阳白、四白。(《赤脚医生杂志》1979.7)

  2.饮食疗法参照“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饮食疗法。

  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de]预防调护

  (1)除积极治疗外,需除去病因。避免情绪过度刺激,避免精神、体力过度疲劳,注意起居,节制性欲,少食辛辣煎炒之品,慎戒烟酒。

  (2)一眼已患病,应注意检查另眼。若日久已形成视网膜增殖病变者,应避免头部、眼睛[de]剧烈震动。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