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视网膜静脉阻塞

胰激肽原酶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职称论文,毕业论文

2009-11-29 www.tenyun.com A +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4-0571-01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识码:B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导致患者视力严重受损的常见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2005年7月~2007年6月我院采用胰激肽原酶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5年7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78例(78眼),男45例、女33例;年龄53~76岁,平均63.5岁;病程3~30天。其中,中央静脉阻塞23眼、分枝静脉阻塞55眼。78例患者分2组:治疗组40眼、对照组38眼。  1.2治疗组:予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江苏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U加1.5ml注射用水,每日1次肌肉注射,10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5天。对照组:予安妥碘注射液0.4g、透明质酸酶注射液1500U,每日1次肌肉注射,10天为1疗程,共3~6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5天。两组均同时常规予路丁、肌苷、维生素类药物等对症治疗。  1.3疗效判定:根据患者视力、眼底出血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变化情况评定疗效。(1)显效:治疗后视力提高5行以上或达原有水平(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原视力在0.1以下者,按黑、光感、手动、指数<50cm、0.02、0.04、0.06、0.08、0.1分级,每增加一级算一行);视网膜出血大部分或全部吸收,水肿消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示视网膜静脉管壁无渗漏,无并发症。(2)有效:治疗后视力提高2~4行;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示视网膜静脉管壁渗漏减少。(3)无效:治疗后视力提高1行以下或减退;视网膜出血未吸收或出血增加或反复出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示视网膜管壁渗漏无改善。  1.4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治疗组显效27例(占67.5%)、有效9例(占22.5%)、无效4例(占1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2例(占5.3%)、有效25例(占71.0%)、无效11例(占28.9%),总有效率为65.8%。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最短3天,最长7天;对照组起效时间最短10天,最长30天。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由多种因素诱发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视网膜血管病变。其主要危害包括两方面:一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视网膜血循环障碍;二是由此引起的视网膜缺血缺氧,最终导致黄斑水肿与新生血管等并发症的产生。由于人们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而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主要从病因治疗和抗血栓治疗入手,运用纤维蛋白溶解酶、抗血小板凝集剂等降低血液黏度,降血脂,扩张血管等,以达到改善视网膜微循环,提高视网膜供氧的目的。但有学者认为,抗凝治疗没有明显效果,且还有引起出血的危险;而溶栓治疗如链激酶也有出血的危险而不主张使用。  我们采用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取得满意疗效。胰激肽原酶属于含唾液酶的糖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为丝氨酸和组氨酸。胰激肽原酶是组成生物体内激肽系统的重要成员,在体内它能使激肽原释放激肽,而激肽具有舒张末梢血管、消除血管收缩与痉挛、改善微循环、提高纤溶系统的活性、使血管中的微小血栓溶解、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研究认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可增加微血管的交点,利于缺血组织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改善眼底血液流态,纠正组织缺血缺氧,促进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减少眼底血浆蛋白的渗出和微动脉瘤形成,而且不用监测出凝血时间;而传统的安妥碘、透明质酸酶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虽然安全,但注射后吸收缓慢,起效时间慢,治疗时间长,患者很难坚持。本结果显示,采用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起效快,疗程短,大部分患者3~5天视力明显提高,总有效率可达90.0%,与传统方法比总有效率有显著提高,而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收稿日期:2007-11-07  胰激肽原酶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李红艳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