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视网膜母细胞瘤

警惕视网膜母细胞瘤

2009-11-29 www.chinesemedicines.net A +

  两岁的亮亮一个月前被发现左眼球向外偏斜,但不痛不痒,不影响吃睡,因此父母并没在意。近两天亮亮瞳孔内白色反光,貌似“猫眼”,医院诊断为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并已向颅内脑组织转移。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眼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常见儿童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它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约89%发生于3岁前,可单眼、双眼先后或同时患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主要认为是基因突变或者遗传性的基因缺陷所致,约60%的病例系患儿的视网膜细胞发生突变所致,还有人认为是染色体第13号长臂缺失所致。

  根据肿瘤的表现和发展过程,视网膜母细胞瘤一般分四期:眼内生长期、青光眼期、眼外生长期、全身转移期。发病开始时肿瘤在眼内生长,外眼正常.因患儿年龄小,不能自述有无视力障碍,因此本病早期一般不易被家长发现。当肿瘤增殖突入到玻璃体或接近晶体时,瞳孔区将出现黄光反射,称黑嚎性猫眼,常因视力障碍而出现瞳孔散大、白瞳症或斜视。肿瘤逐渐生长、体积增大,眼内容物增加,就会使眼压升高,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出现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眼红等。儿童眼球壁弹性较大,长期的高眼压可使球壁扩张,眼球膨大,形成特殊的所谓“牛眼”外观、大角膜、角巩膜葡萄肿等。到了后期,肿瘤向眼外生长,瘤细胞沿视神经向颅内蔓延,肿瘤穿破巩膜进入眶内,导致眼球突出;也可向前引起角膜葡萄肿或穿破角膜在球外生长,甚至可突出于睑裂之外,生长成巨大肿瘤。

  由于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大多数是婴幼儿,因此早期很难被家长注意,往往造成废用性斜视甚至发展为青光眼,患儿因疼痛而哭闹才被发现就医。这种病恶性程度大,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必须早期发现。早期瘤体范围小而局限,可做光凝、化疗、冷冻或放射疗法。瘤体较大未转移前行时,摘除眼球可保全患儿生命。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