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落

2009-11-29 www.tnbeye.net A +

视网膜脱落的中医治疗

观察视网膜脱离术后运用中药联合治疗对促进视网膜下液的吸收及多种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临床32例视网膜脱落患者手术后,视网膜裂孔位于硅胶压嵴上,但网膜下都有不同程度积液的视网膜脱落患者,分别观察视网膜下液的吸收、视力改善及对抗激素副作用的效果。结果1、网膜下液吸收情况:明显有效率63%。2、视网膜脱落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明显有效率75%。3、对抗激素副作用:明显有效率69%。结论在网脱术后尤其是伴有网膜下积液的病人,在常规运用激素等西药的同时加用行之有效的中药治疗可以在多方面对患者的病情起到积极的作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常见的复杂而严重的眼底病,对视力损害严重,为尽可能恢复患者视力,常常需要手术治疗。但有些病例术后往往出现网膜下积液不退。近年来药物促进视网膜下积液吸收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除了常规的激素治疗以外,根据我们在临床上的观察,中药对网脱术后的病人,不仅在促进网膜下液吸收,也在很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现以我科常用的促网膜下液吸收的利水方为例将32例视网膜脱落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一视网膜脱落临床资料全部32例病人均为外路网脱术后,裂孔位于硅胶压嵴上,但网膜下都有不同程度积液的患者.年龄14至58岁,平均34岁.男性22人,女性10人.其中高度近视28人,中度近视4人.

二视网膜脱落治疗方法除常规运用激素促进网膜下液吸收外,以利水方(党参10白芍12当归10云芩30补骨脂10淫羊藿10车前子30薏苡仁30)为基础方.玻璃体混浊明显,加菖蒲、丹参各15g;眼前节反应重,加防风、黄芩、连翘各10g;积液多者加猪苓、泽泻各15g;眼底网膜可见出血灶者加川芎、三七各10g,其他根据全身虚实寒热随证加减。全部观察病人住院期间(术后7至15天)每天一剂,分两次顿服。

三视网膜脱落评价方法:观察:

1、网膜下液吸收情况:3天内吸收为明显有效,一周内吸收为有效,一周至半月内吸收为效差,出院前未吸收为无效。2、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术后进步3排以上为明显有效,进步1-2排为有效,无进步为无效。3、对抗激素副作用:无任何症状为明显有效,出现症状在2天内消退为有效,3天以上缓慢好转或无好转为无效。

四视网膜脱落讨论

视网膜脱落中医谓之视衣脱离,多由于禀赋不足,肝肾两虚或脾胃气虚,运化失司,水湿停滞所致,多从脾虚湿泛、脉络淤滞、肝肾亏虚论治[1],可以看出无论先天不足还是后天之虚,其本是脾与肾(先后天之本),其根是气机(气为血帅且推动运化),这就为我们调理脾肾的气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1、促进网膜下液的吸收:根据中医理论,本症属脾肾之气不足。肾气足,则脾胃得其温养水液得以运化,不致蓄积为患,而脾虚产生水湿,水不能运化,可积于眼内或视网膜下积液,气虚不固使视网膜不能紧贴眼球壁而脱落,因此用健脾补肾药物有利于视网膜下积液吸收[2]。方中党参、云苓健脾运湿,车前子、苡仁利水渗湿,淫羊藿补肾温阳,白芍、当归活血补血,共同起到促进网膜下液吸收的功能。

2、改善循环、提高视力:《审视瑶函.内外二障论》指出:“眼乃五脏六腑之精华。上注于目而为明”脾肾亏虚,水液积聚、经络不通则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上输于目导致视衣脱离,视力下降。且手术多有脉络膜损伤、淤血阻滞的病理存在。[3]方中君臣配伍加之当归共奏益气健脾利水、活血化淤的功效,能改善术后组织反应,利水渗湿,改善循环,促进津液的输布与气血的运行。实践证明键脾益肾,活血利水中药能促进视网膜下液的吸收及视功能的恢复,是视网膜脱离后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