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较少见,主要表现高血压和代谢改变肿瘤较临床症状者。本组自1987~1998年共收治嗜铬细胞瘤15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15例,年龄22~55(平均38.5)岁,男女比例2∶1,其中13例位于肾上腺(左侧9例,右侧4例);阵发性高血压、头痛者5例,持续性高血压者8例,均由CT显示所在部位占位性病变,入院查24h尿VMA28.4~149mmol/L;其余2例位于腹膜后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水平。均无任何临床症状,以腹部肿块收治普外科。15例均行开放手术切除病变,除首例死亡外,其余病例术后头昏头痛症状消失,血压降至正常,术后随访3
2 讨论
嗜铬细胞组织存在于身体
对嗜铬细胞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肿瘤,术前降压,术前3d扩容,术中控制血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以逾量输血输液提高体循环平均压,从而增加静脉回流血量及心输出量,若血压仍不能维持,可在中心静脉压的监护下,边扩容、边使用血管收缩药以维持血压[1]。近年来,腹腔镜在肾上腺外科的研究中逐渐增多,但由于受其设备、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故目前难以取代开放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1993.
2,张祖豹,吴瑜璇.腔静脉内嗜铬细胞瘤一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5,16(7):412
3,孙志熙,刘燕云,姜秀国等.儿茶酚胺症(附86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5,16(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