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3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9年第4期第15卷短篇论文
作者:丁岚;储谦
单位:丁岚(江苏省油田医院病理科,邵伯 225261);储谦(上海瑞金医院病理科 200025)
关键词:血管瘤;嗜酸粒细胞增多;诊断;鉴别
分类号 R7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99(1999)04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LHE)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血管增生性损害,也叫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血管瘤。现报道3例,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该病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组3例均来自上海瑞金医院病理科1991~1993年间外检标本,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全部经过复查确诊。
例1,男性,45岁,左腮腺肿块5年,大小4cm×3cm×3cm,质中软,局部皮肤粗糙,色褐,时有瘙痒。末稍血嗜酸细胞计数1.1×109.L-1,血、尿、便常规正常。肿块椭圆形,切面灰红色,无包膜。
例2,女性,33岁,右外阴赘生物6月余,大小2cm×2cm×1cm,质硬,妇科检查无异常。肿块切面灰白色。
例3,男性,42岁,右前臂肿块10年,大小6cm×6.5cm×3cm,包膜完整,动脉造影有血管侵犯(尺、桡动脉)。肿块切面分叶状,棕红色。
病理观察 镜下所见:肿块均位于皮下软组织,主要由丰富的血管和炎性细胞组成。血管壁较厚,大部分毛细血管呈分支状或实性细胞条索。内皮细胞肥大,浆丰富伊红色,核呈空泡状。炎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组织细胞,还有少量浆细胞;部分区域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有淋巴滤泡形成趋势。例3以血管和嗜酸性粒细胞增生为主,部分区域有含铁血黄素沉着。例1以淋巴滤泡形成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例2与例1基本相似,血管增生不明显,但伴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胶原化。
讨论 ALHE首先是由Well和Whinster于1969年根据其病理形态提出的命名,但在名称、分类上常有与木村病(Kimura病)相混淆。ALHE主要是发生于皮肤及皮下的病损,以丘疹和皮下结节多见,有时有溃疡形成。多发生于30~40岁妇女,头颈部多发,易侵犯腮腺。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复合性损害累及内脏、粘膜、血管及骨。部分患者伴有淋巴结病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织学上有其特殊的形态,主要为二种成分:一是多呈条索状血管,血管内皮细胞丰富,这种细胞有一空泡状核和丰富的嗜酸性胞浆,胞质内有时也含有空泡;另一成分是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部分有淋巴滤泡形成趋势。病变早期的血管成分占优势,随着病程延长,表现为结节中央是增生血管,而炎性细胞和淋巴滤泡形成在结节周围,并以后者为主。此外,大部分病变中可见出血灶,部分病例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少数病例还可见动脉炎病变。在病程较长病变中呈明显结缔组织增生〔1,2〕。ALHE发病机理仍不清楚,现多数学者认为该病起源于血管的瘤样病变,由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反应过程。有人报道〔3〕在发病前往往有流血、小创伤及湿疹样皮炎。有报道因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后引起血管淋巴样增生、大量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4〕。部分学者认为主要与免疫有关,依据是局部和全身的嗜酸细胞增多以及局部血管有IgE沉着〔5〕;ALHE还常伴免疫性疾病〔6〕。同时有资料〔7〕表明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可促进其进展。总之,ALHE是肿瘤还是反应性疾病仍难以确定〔1〕。Kimura病亦常伴发淋巴结病和其它免疫性疾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多有增多,然与ALHE相比,组织学上纤维化炎症病变为多,肥胖的上皮样内皮细胞成分少见。此也是与ALHE的重要区别点〔1,2,8〕。有些学者认为Kimura病实际上是低度恶性淋巴瘤,故更应将二者加以区分。ALHE在组织学上还应与血管肉瘤鉴别。
ALHE是一种良性疾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也可采用激素封闭、放疗、激光,部分可自行消退〔6〕,另有刮除术、冷冻、电干燥法等。治疗不彻底可复发,但无转移报道。本文3例均行切除术。经随访,无一例复发。
参考文献
1,SternbergSS.DiagnosticSurgicalPathology.2nded,NewYork:RavenPress,1994:187,683
2,Al-JitawiS,OumeishOY.Angiolymphoidhyperplasiawithtissueeosinophilia.IntJDermatol,1989;28(2):114~118
3,McCreedyCA,IckenJN,CrippsDJ.Erythematousauricularpapules.Angiolymphoidhyperplasiawitheosinophilia.ArchDermatol,1990;126(9):1226~1227,1229
4,AkosaAB,AliMH,KhooCTetal.AngiolymphoidhyperplasiawitheosinophiliaassociatedwithtetanustoxoidvaccinationAseecomments.Histopathology,1990;16(6):589~593
5,RazquinS,MayayoE,CitoresMAetal.Angiolymphoidhyperplasiawitheosinophiliaofthetongue:reportofacaseandreviewoftheliterature.HumPathol,1991;22(8):837~839
6,ChineyML,GoogeP,BhattSetal.Angiolymphoidhyperplasiawitheosinophilia(histiocytoidhemangioma):evaluationoftreatmentoptions.AnnOtolRhinolLaryngol,1993;102(4ptl):303~308
7,ShimamotoC,TakaoY,HirataIetal.Kimurasdiseaseandangiolymphoidhyperplasiawitheosinophiliaassociatedwithulcerativecolilis.Gastroenterol,1993;28(2):298~303
收稿日期:199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