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中国阻断淋巴丝虫病传播的策略和技术措施的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广东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等
获奖等级: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项目编号:J-233-1-01
项目简介:淋巴丝虫病是丝虫在人体内造成淋巴系统回流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全球感染人数1.2亿,中国原是淋巴丝虫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64个县、市,防治前有淋巴丝虫病人3099.4万,受感染威胁人口达3.3亿。该项目在我国实施40多年,其主要技术创新如下:一、通过系统地对淋巴丝虫病病源史和生物学特性研究,揭示了该病的发病机理、传播机制,确立了阻断淋巴丝虫病传染源为主导的防治策略;通过对丝虫病传播动力学研究分析,揭示了该病防治后期的传播规律,阐明残存低密度微丝蚴血症者,已无淋巴丝虫病传播的意义。明确提出我国阻断淋巴丝虫病传播的阈值,为全球消灭淋巴丝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确立以0.3%乙胺嗪药盐群体防治的科学措施,截止1994年底,全国普服乙胺嗪药盐达1.9亿人次,极大地控制了我国淋巴丝虫病的流行和发生,使70年代微丝蚴血症者(具有传染性的)2500多万人降至目前不足1万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率先消除淋巴丝虫病流行的国家。
通过几十年大规模防治实践,我国已于1994年实现基本消除淋巴丝虫病的发生;至1997年底已有6个流行省(自治区、直辖市)达到消灭淋巴丝虫病标准,2000年底有7个流行省(自治区)保持6年以上达到消灭淋巴丝虫病标准,是我国疾病控制的一项重大成就,并为全球消灭淋巴丝虫病的可行性提供了科学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