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梭状芽胞杆菌伤口感染

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

2009-11-29 www.yxsjy.net A +

  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是一种迅速发展的严重急性感染肌肉广泛坏死可有气体或无气体产伴严重的毒血症通常发于开放性骨折臀部或腿病肉广泛性挫裂伤存有死腔和异物或伴有血管损伤的血供良的伤口偶尔也可发于择期性手术尤其是截肢结肠和胆囊手术及髋关节再建手术后肌注肾上腺素后局部偶尔裔引起此种感染  主要由产气荚膜杆菌引起包括魏氏杆菌(70~80%)恶性水肿杆菌(40%)败血杆菌(20%)和溶组织杆菌以及产芽孢杆菌等也可与其他化脓性细菌混合引起混合性感染

  泥土或肠道中的产气荚膜杆菌污染伤口后并一定致病全身或局部条件适合细菌就在局部长繁殖并分泌多种外毒素和酶外毒素共有αβγ……等12种主要是α毒素这是一种致命的坏死性溶血毒素属于一种卵磷脂酶能裂解卵磷脂与神经磷脂或脂蛋白复合物破坏多种细胞的细胞膜引起病理改变破坏红细胞膜引起溶血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通透性改变和组织水肿破坏其他组织细胞引起坏死某些菌株也可产胶原酶透明质酸酶溶纤维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等造成局部组织广泛坏死和严重毒血症,但细菌一般侵入血流,这些酶有强的分解糖和蛋白质的作用糖类分解后可产量气体,蛋白质分解和明胶液化后则产气味恶臭的硫化氢各种毒素和量气体的积聚可引起血栓形成溶血血循障碍由于局部缺血,吞噬细胞和抗体能到达坏死组织,加上各种毒素的作用,伤口内的组织,尤其是肌肉,进一步坏死和腐化,更利于细菌的繁殖,使病变更为恶化量的组织坏死和外毒素的吸收可引起严重的毒血症有些毒素可直接侵犯心肝和肾,造成局灶性坏死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潜伏期一般为1~4天,但也可短至6小时,长至3~6周,多数在伤后3天发病

  局部表现:伤部剧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由于气体和液体迅速浸润组织而致压力增高所引起,呈胀裂样剧痛,一般止痛药能控制伤口周围水肿,皮肤苍白紧张和发亮,随后很快转为紫红色,最后变成灰黑色,并出现小水泡,内有暗红色液体,伤口内可流出带有恶臭的浆液性或血性液体由于气体积聚在组织间隙内,轻压伤口周围皮肤可闻捻发音压迫伤口边缘,可见气泡和血性液体从伤口溢出伤口内肌肉肿胀,色暗红,失去弹性,刀割时收缩,也出血由于血管血栓形成和淋巴回流障碍,有时整个肢体发水肿变色厥冷和坏死。

  全身表现:主要是由外毒素引起的严重毒血症。在伤部剧痛和肿胀后久,患者就出现极度软弱表情淡漠烦躁安,并有恐惧感,但神志清醒,也可发谵妄。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率100~120/min。体温通常不超过38.3℃,甚至正常,偶尔高热可达40℃以上。呼吸急促,贫血明显。晚期出现黄疸和血压下降,严重病例可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实验室检查:由于溶血毒素的作用,红细胞计数可迅速降至100~200万/mm3,血红蛋白下降30~40%,白细胞计数一般不超过120000~15000/mm3。伤口渗液涂片检查可见量革兰氏阳性粗杆菌,但白细胞很少。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是保存伤肢和挽救命的关键。由于病变进展非常迅速,耽误诊断24小时就足以致命。凡创伤或手术后或骨折上石膏绷带后,伤口突然有剧烈的胀裂样疼痛,局部迅速肿胀,且有明显的中毒症状时,就应高度怀疑梭状芽胞杆菌性感染。

  伤口周围触诊有捻发音,渗液细菌涂片检查可见革兰氏阳性粗杆菌,X线平片检查发现肌群内有积气阴影,是早期诊断的三项主要依据。伤口渗液细菌培养可肯定诊断,但需时较久,故不宜等待培养结果而耽误及时治疗。

  厌氧性链球菌和脆弱类杆菌在感染组织内也可产气体,故应与梭状芽胞杆菌感染鉴别,前两者虽可出现气肿和捻发音,甚至筋膜坏死,但发病较慢,疼痛和全身中毒症状较轻,伤口渗液涂片检查可分别发现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
  对已缝合的伤口和石膏绷带包扎的伤口,疑有梭状芽胞杆菌性肌坏死,应立即折除缝线和石膏,将伤口完全敞开,并以量氧化剂冲洗,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诊断一经确定,即应紧急手术。手术前准备主要包括静脉滴注青霉素G200万u或注射头孢菌素或氯林可霉素,补液和输血,输血量一般为400~800ml。一般采用全身麻醉,不宜用局部麻醉。

  手术方法是在病变区域作广泛多处纵形切开,包括伤口及其周围水肿或皮下气肿区,直达颜色正常能够出血的健康组织为止。彻底清除已坏死的变色肌肉异物碎骨片等。感染局限于某一筋膜腔,可将受累肌束或肌群从起点到止点全部切除。伤口要敞开,并用量3%过氧化氢或1∶5,000过锰酸钾溶液冲洗或湿敷。整个肢体肌肉都已受累,或伤肢毁损严重,伴粉碎性骨折和血管损伤,动脉搏动消失,并有严重毒血症时,为了抢救命,虑作高位截肢术,残端开放,不予缝合。

  术前起就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剂量青霉素G(每日1,000万u)和四环素2g,至毒血症和局部情况好转后减量应用。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静脉滴注红霉素每日1.5~1.8g。

  高压氧疗法可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患者在高压氧仓内吸入相当于3个气压的纯氧,能使血液和组织内含氧量较正常15倍,起到抑制厌氧菌长繁殖和产毒素的作用,甚至可能有杀菌作用。治疗方案是:第一日3次,第二和第三日各2次,三日内共行7次治疗,每次2小时,间隔6~8小时。清创手术在第一次高压氧仓治疗后进行,切除明显坏死的组织,但不作广泛的清创,以后可根据病情,在每次高压氧治疗后,重复进行。通过这种治疗方法,一般可以避免截肢,根据报道凡能完成最初48小时的5次高压氧治疗的病人,几乎都能存活。

  气性坏疽抗毒血清的防治效果不佳,它只能起到暂时缓解毒血症的作用,而且还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现已摒弃不用。

  为了防止气性坏疽传播,应将病人隔离,病人用过的一切衣物敷料器材应单独收集,进行消毒。煮沸消毒时间应超过1小时,最好用高压蒸气灭菌,以防交叉感染。

Www.yXsjy.net医生家园
下载PDF文档


Tag: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