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铊中毒

文摘周报

2009-11-29 digest.scol.com.cn A +

集团报刊
您的位置:文摘周报>社会(08版)
中国矿大铊中毒案调查

  震惊全国的中国矿业大学3名学生铊中毒案终于告破。然而,此案带给人们的反思依然沉重―――  ■三人同时铊中毒6月9日,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知江苏省疾控中心,石家庄在中国矿业大学读书的牛某被诊断为铊中毒,并通报要求对另外两位有同样症状的同学进行检查。  牛某是与他的同学李某、石某在5月31日先后出现呼吸痛、下肢疼痛等症状的。出现病症后,他们曾先后去校外一诊所和徐州市中心医院看病。因铊中毒病例罕见,三人分别被徐州市中心医院诊断为“食物中毒”、“缺钙”以及“风湿”。经过几天的治疗仍未好转,3人于6月8日分别回家治疗。  牛某有多位亲戚在医院工作,他们当即将牛某送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经河北省石家庄中医院专家会诊,6月9日初步诊断为铊中毒,随即采血样送北京进行检验,并通报江苏。  学校方面得到消息,当即派人通知在山东临沂休养的李某以及江苏铜山的石某。学校工作人员于10日一早陪同在徐州治疗的石某一同赶赴北京,与此同时,家在山东临沂的李某也在警车开道下疾驶北京。10日晚牛某、石某、李某先后被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确诊为铊中毒。  铊本身极为稀少,徐州根本就没有,显然不可能是误服,学校当即请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兵分四路破疑案  中毒事件引起徐州市委的高度重视。10日晚,市公安局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赶到学校,兵分多路展开工作。一路赶赴北京,向到北京诊治的学生了解有关情况;一路传唤餐厅工作人员,弄清餐厅环境及员工情况;一路召集学校设备处及各实验室负责人会议,了解剧毒化学品管理情况;一路组织力量将3位学生所在宿舍人员腾空,对室内物品进行检查。  办案民警在学校开展调查时有学生反映,中毒3人曾在矿大文昌校区(老校区)北苑餐厅一同就餐。然而,卫生部门对餐厅食物进行化验的结果显示,餐厅方面并不存在问题。这时,又有消息说,事发时还有一同学与中毒的3人一起吃饭。公安机关当即对该同学进行询问,经过深入取证排除了其作案可能。  就在侦破工作难以进展的时候,围绕被害人的调查取得突破。警方于6月10日深夜在3名中毒者居住的宿舍718、715房间进行调查时,重点采集了3名中毒学生的茶杯、碗筷,并进行了检验。物证检验在中毒的3名学生的茶杯中发现了铊的成份。  办案人员立即围绕既熟悉3人,又熟悉3人水杯,而且有出入718和715两个宿舍便利条件的人开展工作。718宿舍同学介绍的以前曾和中毒者牛某、李某、石某是同一宿舍的常某的情况引起了办案人员的注意。  常某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由于其学习不好,常觉得同学们看不起他。尤其是对经常在一起玩耍而不理睬自己的牛某、李某、石某,他更是不满,曾多次要求辅导员调换宿舍。会不会是他进行报复?  6月12日,办案民警与常某进行了正面接触。常某迫于压力,交待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据常某交代,他于5月22日通过网络从四川一化工企业购得250克硝酸铊。5月29日下午4时许,常某窜至隔壁宿舍并用注射器向在另一宿舍居住的两同学茶杯中注入2毫升硝酸铊,随后回到自己宿舍以同样方式向另一同学茶杯中注入同样剂量的硝酸铊。在常某指引下,公安机关在矿大文昌校区一教室内发现了剩余的200克硝酸铊以及作案工具。  ■两大问题须反思  一个大学生,仅仅因为同学没有理睬他而向同学下毒,这起校园案件使人们不禁疑惑:大学生究竟怎么了?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副主任陈建国说,来他们心理门诊就诊的有“心病”的大学生中,不善于和别人沟通、存在社会交往障碍的占到了50%至60%。这类大学生的症状多比较轻微,应属心理障碍。不过,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人群如果不注意干预,将会发展到病态的程度,有可能做出过激行为酿成悲剧。而这个向3位同学投下铊毒的大一学生,就已经从心理障碍发展到患了心理疾病,而且到了妄想性质的程度了。  此外,本案中投毒的硝酸铊来自网购让人难以置信。因为硝酸铊在我国属于B级无机剧毒品,显然不是很容易就能购买到的。可是,当记者在百度上一搜,硝酸铊的卖家竟然达几十家。由此不能不使人质疑:难道网上购物就不需要管理吗?  (据6月24日《法制日报・周末》蒋德/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