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铊中毒

3名大学生铊中毒案疑犯从外地获取250克硝酸铊 C 铁血网

2009-11-29 bbs.tiexue.net A +

矿业大学铊中毒学生有望下周出院

其中一名学生入院时脱发严重,现在新头发已慢慢长出来了


(记者刘墨非)经过一个月治疗,两名铊中毒的大学生有望下周出院。记者昨天在朝阳医院见到了这两名病情明显好转的大学生。学生家长石先生希望借助媒体呼吁,希望有关部门对铊物质加强管理。

在病房里,两名中毒学生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已经可以独立行走,看书、写字、敲键盘,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其中一名学生入院时脱发严重,现在新头发已慢慢长出来了。

据介绍,两个学生刚入院时都曾经出现行动障碍,在行走时需要人搀扶。

现在经过治疗,两个人的运动能力都有所恢复,现在两人行动如常,上下三楼病房都没有问题。主任医师郝凤桐告诉记者,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两名学生体内的铊含量都有了明显下降,已没有住院的必要性,回家疗养即可完全康复。

是250G,下面是我们学校官方的报道
铊中毒事件水落石出新闻发布会解开疑团来源:学生在线新闻系统作者:郭晓蔷2007-6-20(2207)评论[字号:大中小]

  6月20日下午,学校在南湖校区文科楼B102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徐海学院学生铊中毒事件的具体情况。校党委副书记邹放鸣、副校长王建平和党办、校办、宣传部、新闻中心、学生处、保卫处、后勤集团以及徐海学院负责同志出席,部分教师、学生代表和有关媒体的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由党委宣传部长、新闻中心主任章毛平主持。章毛平首先简单的通报了徐海学院学生铊中毒事件的案件侦破经过:
  6月9日下午6点40分,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市卫生局应急办公室通知,徐海学院一名学生在河北石家庄中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疑似铊中毒。徐州市疾控中心随即派人来到校了解相关情况。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分析情况。查明这名学生系徐海学院机电系材料专业06级学生牛某。学校紧急与牛某联系,了解到他和他同专业的两名同学出现类似情况,遂向上级主管部门和警方作了报告,并开始应急处理。6月10日,在得知在石家庄中医院就诊的同学被确诊为铊中毒之后,学校再次向警方报案,警方正式立案后即介入案件调查。6月12日下午6时许,警方查明,三名学生中毒系同专业同学常某投毒所致。6月13日下午,学校召开干部大会通报了事件的详细情况,会后,各学院分别在各自范围内作了情况通报。
  章毛平说,6月19日《光明日报》报道了徐海学院学生铊中毒事件。随后,全国不少媒体立即跟进,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大量报道,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网络上也有一些传言,在部分师生中也有一些疑问。为了澄清事实,学校新闻中心召开这次新闻发布会,邀请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案件的情况作通报,回应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对事件的关心,并回答大家就这一事件提出的相关问题。
  新闻发布会上,副校长王建平详细介绍了徐海学院学生铊中毒事件的经过。
  他介绍说,犯罪嫌疑人常某与铊中毒的3名大学生牛某、李某、石某同为徐海学院机电系材料专业06级的同学,常某性格内向,对三名受害人牛某、李某、石某经常在一起玩耍而不理睬自己心存不满,并认为他们歧视自己,遂怀恨在心。
  5月22日,常某以非法手段从外地获取了250克剧毒物质硝酸铊,5月29日下午4时许,常某用注射器向受害人牛某、李某、石某的茶杯中分别注入经过稀释的2毫升硝酸铊,导致了3名受害人铊中毒。
  5月31日起,牛某、李某、石某三人陆续出现呼吸痛、下肢疼痛等症状,便相约去徐州两家医院看病,因铊中毒病例罕见,未查出原因。
  6月7日前后,牛某、李某、石某三位同学分别回家治疗,其中牛某在石家庄中医院经专家会诊,6月9日初步诊断为铊中毒,随即采血样送北京进行检验。与此同时,牛某告知医生还有另外两位同学和他一样,也有类似病症。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即通知江苏省疾控中心,省卫生厅通知徐州市疾控中心。
  学校在与徐州市疾控中心研判确认李某、石某二人也应当是铊中毒,立即安排专人陪同他们去北京就诊。6月9日晚9点,学校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要求从对学生生命安全负责的高度出发,严肃对待这一事件,并紧急研究部署了应对措施。由于牛某等三名同学回忆曾于5月29日、30日与同班同学王某一起在文昌校区某餐厅就餐,可能是食物中毒,学校立即在文昌校区对所有学生进行排查。当晚,学校组织相关学院对居住在文昌校区的1万3千余名学生连夜进行拉网式排查,未发现疑似病例;与此同时,学校责令有关餐厅立即停业,对食品进行封存,次日由徐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取样送检;校医院立即对近期学生就诊情况进行排查,经排查,也没有疑似病例,初步排除了在食堂就餐食物中毒的可能性。
  6月10日上午,校党委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就处理徐海学院学生疑似铊中毒事件及相关工作再次进行研究,特别是落实了牛某、石某、李某三位同学就诊方面的问题;并从10日起,学校后勤部门会同徐州市防疫部门立即对全校的大小食堂、餐饮摊点进行拉网式排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等各项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防止肠道传染病等夏季易发疾病的发生。要求学校保卫部门对校园治安和消防、交通等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6月10日晚7:40,牛某经国家疾控中心确诊为铊中毒,晚上10:20,石某也被江苏省疾控中心确诊为铊中毒,学校当晚请求公安机关正式立案侦查。晚8:20左右,市公安局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赶到学校,展开调查,了解情况。
  当晚,学校与市公安机关采取了以下措施:
  1、市公安局连夜派人赶赴北京,向到北京诊治的学生了解有关情况。
  2、由公安机关传唤有关餐厅工作人员,弄清餐厅环境及员工情况,做到定岗定位,听候调查。
  3、立即召集学校设备处及各实验室负责人会议,查明校内剧毒化学品使用与管理情况,并逐一签字确认;对有关餐厅及所有食堂的食物进行封存取样,送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检验,食堂采样检验结果显示,食堂方面并不存在问题。
  4、立即将三位学生所在宿舍人员腾空,对室内物品进行检查。
  6月11日下午,徐州市委书记徐鸣召开由学校领导、市公安局、卫生局、教育局等单位参加的调度会,交流情况,进行案情分析,并对案件侦破及学校稳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12日下午5时,学校领导及徐州市公安局文保处和泉山分局领导共同召集校有关单位和部门,对协助警方侦破及加强防范等问题进行了要求和布置。至6月12日下午6时许,警方即查明,徐海学院牛某、石某、李某三名学生铊中毒系常某投毒所致,徐海学院学生铊中毒的案件宣告侦破。
  6月13日上午8:30,学校召开党委常委扩大会,通报徐海学院学生铊中毒案件侦破情况,就做好中毒学生的治疗工作及相关善后事宜进行了认真研究,落实了相关工作措施;6月13日下午,学校召开全校干部大会,通报案件的侦破及有关情况,同时要求各单位举一反三,加强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切实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徐海学院学生铊中毒事件发生后,学校及时应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目前学校和徐海学院教学秩序正常,师生情绪稳定。截至6月19日,在石家庄接受治疗的牛某已经可以下地走路、进食少量流食;在北京接受治疗的石某、李某血铊尿铊含量明显下降,三人病情稳定。
  下面是学生提问环节,校领导就媒体记者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和澄清。
  同学一:三位同学经治疗之后的目前的健康状况如何?
  现在的症状:经过血液灌流治疗,现在情况趋于稳定并能正常进食,血清和尿液中的铊含量已经显著下降,其中牛某某胃部和脚部仍有疼痛感。
  同学二:在此次事件发生之后,学校会采取什么样的相关预防措施?
  第一:对学校食堂的饮食安全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控。
  第二:对学生的电器使用情况加强监管。
  第三:加强学校学生的心理教育,对他们人际关方面进行引导。
  同学三:事发之后北苑餐厅已经关闭,现在案件已经查清楚,为什么北苑餐厅还是没有恢复正常饮食供应,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首先声明一点:此次事件与食堂无关,经过徐州市卫生监督部门对北苑餐厅进行拉网式的检查,证实本次案件与食堂所供应的食品无关。
  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管理部门重复不统一,各个管理部门的管理标准不统一。因此学校要求对食堂进行整改,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控制度和体系。
  副校长王建平补充道:在案件侦破之前,因为没有排除铊中毒来源之前,必须对食堂进行关闭处理,案件侦破之后,虽然排除了食堂的安全隐患,为了加强对食堂的安全管理,在相关的管理规定完善之后再进行开放。
  同学四:学校在事件发生之后为什么没有进行统一处理,而让同学各自回家治疗?
  因为铊中毒比较罕见,在徐州没有得到准确的诊断信息,于是学生自己要求回家治疗。
  6月9号刘某在石家庄确认为铊中毒之后石家庄疾控中心通知南京以及徐州疾控中心,最后经过学校组织中毒的其他的两名同学被被送入北京朝阳医院进行治疗。
  扬子晚报记者:希望透露一些关于该嫌疑人的一些具体情况。
  常庆东1988年出生,山东邹城人,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机电系材料专业06-2班,性格偏内向,家境优越,不善交际,和宿舍同学关系不是很融洽,曾经因为晚上说话声音大影响其休息而发生口角和摩擦,上学期两门课程不及格,本学期开始出现迟到和逃课现象。
  校党委副书记邹放鸣教授对互联网上出现的质疑学校对本次事件进行消息封锁的观点进行了澄清:
  在警方破案之前,为了不干扰警方对案件的侦破,根据警方要求,学校没有公开事件的情况。6月12日,警方侦破案件之后,学校即在次日召开了全校干部大会,详细公布了案件的情况。干部大会后,各单位在各自的范围内也分别作了情况通报,徐海学院还将案件情况传达到了每一个学生。
    
    
    
    
    
    
    
    
教训同学下铊毒大陆出现3例

  据报道,江苏一位大学生,为了教训和他不睦的三位同学,竟然把高毒类的金属铊,掺水倒入同学的碗里,导致三名同学中毒,险些丧命。这是大陆高校(大学)第三起铊中毒事件,引起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目前关於学生如何取得稀有铊金属一事,公安单位表示仍调查中。

  铊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铊和铊的氧化物都有毒,能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肠胃系统及肾脏等部位发生病变。患者初期有头晕、腹痛等症状,随后出现手指震颤、视力减退和脱发。中毒过深或未能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瘫痪乃至身亡。

  去年一位叛逃到英国的前俄联邦安全局中校,遭人下毒后发现其体内金属铊严重超标,使得类似中毒事件格外引人关注。

  据《河北青年报》报道,六月八日,一位大学生抱病到河北石家庄市中医院就诊,面容痛苦,下肢剧痛难忍。当时主任医师吕士君发现有异,和她曾在网上看到清华大学一名朱姓学生的中毒症状类似,,初步诊断为重金属铊中毒。吕士君向媒体表示,铊中毒在大陆非常罕见,药品系由国家控制类药品,而引起高度重视。

  追问之下,原来该名大学生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就读。一周前,他和三位同学吃饭,其中一名同学声称要请客。饭后,请客的同学没事,其他三位则中毒病倒。目前这三名学生都在北京朝阳医院进行治疗,病情回稳。

  由於中毒事件不比寻常,警方寻线找到嫌犯。一番询问,该名学生承认下毒,系因他和这三名同学原本要好,后发生矛盾,三位学生就不搭理他了。恼怒之余,他想要让他们「吃点苦头」,经查阅相关资料后,通过非法渠道取得铊,决定让同学尝尝中毒滋味。

  就案情来说,该铊中毒事件并非首宗。一九九五年北京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朱令,因铊中毒而导致全身瘫痪,至今伤残不起。案情迄今不明,一般猜测可能被同学下毒所致。第二起发生在一九九七年,北京大学化学系男生王晓龙,向两名同学下了铊盐毒,其中一人是他的投毒目标,另一人则是他的实验对象。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