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胃息肉治疗的最新镜界时间:2007-9-514:59:37编辑:康博士点击: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粘膜表面长出突起的乳头状肉,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因其它原因而手术时意外发现的。
胃息肉的临床表现
胃息肉是发生于胃的一种良性肿瘤,早期症状常是上腹部轻微疼痛与不适,如较大的息肉阻塞于幽门管或息肉样的胃窦粘膜滑入十二指肠,则出现幽门梗阻症状。由于此类患者95%以上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低下,因此,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腹泻等症状常很明显,胃息肉一般无阳性体征,伴反复出血者可有缺铁性贫血表现,并有幽门梗阻时可有脱水及胃中振水音表现。
胃息肉的临床危害
胃息肉就是做胃镜检查时在胃粘膜的表面发现有凸出的赘生物,呈卵圆形、球形、半球形、丘状或桑椹形,有的有细长蒂,有的蒂较宽,也有的没有蒂,统称为“胃息肉”,在胃窦部多见,多发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过去没有胃镜检查时一般不易诊断胃息肉,自从胃镜检查普遍开展以来,胃息肉的发现率上升。
息肉是胃粘膜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的,有的是因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造成上皮细胞增生,有的多发性息肉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也有的是癌肿的息肉样改变,所以仅从形态上不能确定其性质,要靠病理学检查才能确定是炎性息肉还是息肉样腺瘤,还是癌肿的息肉样改变。息肉样腺癌实际上是一种良性肿瘤,且有部分息肉样腺瘤会癌变,癌变率为25%─50%不等。一般认为,胃息肉直径在1厘米以下者很少癌变,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的、表面有糜烂及有多个息肉者癌变的可能性大。所以发现胃息肉应重视,都应做活检。并及时进行治疗,以杜绝后患。
胃息肉是胃的良性瘤,少数也有癌变的可能,尤其多个息肉及息肉大于2厘米者更易癌变。因此,一旦发现胃息肉,应立即做手术切除以杜绝后患,因故不能切除者,当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出血时应立即检查。
内窥镜――胃息肉治疗的最新镜界
治疗胃息肉的方法很多,以往主要是手术切除胃的一部分或根据息肉的改变行大部胃切除。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绝大多数胃息肉都可经胃镜下进行手术治疗,而且不必行胃大部切除术,其手术时间快、安全、无痛,受深广大医患人员的一致认可。
对于有蒂息肉,可以在胃镜下用高频发生器和圈套器做高频电凝切术,把息肉切掉,切下的息肉务必取出,并将整个息肉做病理检查以确定有无癌变。若发现有癌变,必要时要做根治性手术。无蒂的息肉因内镜圈套器不易套住,可在活检确定无癌变后在内镜下做激光治疗。如息肉较大、蒂又粗大,则要进行外科手术切除。
上海虹桥医院胃肠科,引起新一代内窥镜治疗系统,融检查和治疗于一体,可清晰辨识各种病因,在确诊的基础上,由资深专家亲自操作,在镜下直视状态,清晰操作,无创切除胃息肉,安全、高效、不复发。解除广大胃病患者的疾苦!
了解更多>>内窥镜――胃息肉治疗的最新镜界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