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痛风的防治2005-11-15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以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痛风为全身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因人体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所致。痛风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种,习惯上把未弄清真正原因的痛风称原发性痛风;而继发性痛风则多在白血病、淋巴病、慢性铅中毒、用药不当、严重的肾病、癌症的化疗期发生。痛风的典型症状是足的拇指根部没有任何先兆,突然红肿发热疼痛,既站不起来,又无法行走。疼痛多在半夜突然发生,因脚趾剧痛而被惊醒,不注意稍碰一下就会剧痛。还有全身畏寒发热、白血球增加、血沉加快等症状。一次急性发作后,可在数天至数周后缓解。随着病情发展,骨、脚脖子、膝肘腕指关节也会被累及,治疗不合理或不及时易形成慢性关节炎,出现关节畸形而影响关节的功能。还有在患病的关节及其他部位的皮肤等处出现隆起物即痛风结节,这种结节多发生在耳垂部,即痛风石。痛风发生后常常会殃及肾脏,重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急性发作期可用秋水仙硷,直至痛疼缓解,但使用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副作用有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损害肝肾功能等。还可以用其他药用和消炎止痛药来治疗,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患痛风的老年人平时应注意保养,原发性痛风病程频长,如果自我保养得好,注意保护肾脏,经过合理的防治,预后是良好的。对于继发性痛风的老年人,因本身还有别的重病,预后很差。痛风患者要彻底改善体质,除用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进行生活保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要避免食用含嘌呤多的食品。痛风病人在饮食上一定不要食用含有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肾脑、鱼卵、贝壳类、水产品、肉和豆类及发酵食物等,以免加重病情。含嘌呤很少或不含嘌呤的食品如精粉、花生米、油菜、菠菜、白菜、奶制品,宜多吃上述食品。二是要多吃碱性食品。如果碱性食品摄入不足,体内碱量减少就会使尿变成酸性,尿酸很难溶解于水,因此容易发生结石。痛风患者要食用碱性食品和多饮碱性制品如苏打水、矿泉水,多吃水果,以促使尿液碱化。三是要防止身体发胖。痛风患者以肥胖者居多。脂肪具有阻碍肾脏排尿酸的作用,故应限制饮食中的脂肪。做菜要用植物油,不吃零食,停止夜食,体重超标者设法缓慢减肥。四是要多饮水。为使体内过多的尿酸随尿液排出,要多饮水以增加尿量。痛风的老年人在没有并发肾脏病的情况下,每日进水量至少3000毫升,每日排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为宜。五是要不饮酒。有人做过试验,剧烈活动后饮一瓶啤酒,可使血中的尿酸浓度成倍增加。饮酒后还会在体内产生乳酸,降低尿酸的排泄量。六是要降低盐的摄入。食盐中的钠能促使尿酸沉淀,所以痛风病人要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食盐量应限制在6克左右。七是不要服用对治疗痛风有副作用的药物。如降压药复方降压片等和降血尿酸的药物同用,则能加重高尿酸血症。食母生含有大量核酸,能使血中的尿酸浓度增加,所以应该禁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能限制肾小管排泄尿酸,所以不宜口服。桂同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