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尽早治《江南时报》(2009年5月6日第21版)
周鸣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南医大二附院党委副书记、耳鼻咽喉科主任、江苏省医
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南京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对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对头颈肿瘤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亦有其独到之处,近年来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高、后位偏曲、慢性泪囊炎等,改变了传统的手术径路,颜面无切口、疗效确切满意。
完成和参与省级科研课题四项,参与编写医学专著两部,曾获得南京市第四届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三等奖一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数篇。
有的人耳朵不痛,不痒,不流脓,突然就听不见了,有的人甚至清早起床时还耳聪目明,突然就耳朵发闷,有胀满感,几小时后逐渐听力损失。这种突然发生的耳聋,医学上称为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近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其发病特点为瞬间发作,一般不超过48小时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多能准确提供发病时间和地点,当时的情况和感觉等。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4060岁为高发年龄。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
突发性耳聋原因不明。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约10%为听神经瘤患者,10%为梅尼埃病患者,3%多发性硬化患者在其复发时也有急性听力下降。另外,能导致突发性耳聋的疾病还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突发性耳聋起病较急,可以发生在瞬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患者多能准确提供发病时间和地点,当时的情况和感觉等。初期可以表现为耳鸣,耳闷,耳胀,听力下降,一般为单耳发病,但也有双耳发病的,有的两耳先后或同时发病。发病时先有耳闷、耳鸣随后耳聋,有的伴有眩晕、恶心、呕吐及耳周沉重感麻木感等。听力检查结果呈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听力下降程度一般为中度到重度。一半左右的病人伴有眩晕症状,前庭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异常。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取决于治疗的早晚,各种方法均以早期治疗为佳,其病程
在7至10天者听力恢复的可能性较大。该病有自愈的倾向,但决不能因此而放弃早期的治疗。通常耳鼻咽喉科医生把突发性耳聋当作急诊来处理,将病人收住院治疗。尽量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的环境,采用低盐饮食,并常用以下方法综合治疗。①卡波金(含有5%二氧化碳的氧气)吸入;②类固醇治疗;③抗凝药物治疗;④扩血管药物治疗;⑤抗病毒药物治疗;⑥高压氧治疗。这几种治疗突发性耳聋常用的药物及物理治疗方法,可根据病人的发病情况选择使用。还有一些辅助的治疗方法,如神经营养药,维生素类,能量合剂等。
小儿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小儿较少见。小儿突发性耳聋常因病毒感染所致,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多数小儿因不能准确表达病情,一般就诊较晚,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对于小儿突然发作的听力损失,除了做常规的听力检查外,还需作内耳CT检查,排除前庭大导水管综合征。鉴于此,对于儿童时期的病毒感染,尤其是对伤感患儿,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应注意患儿对声音的反应情况,必要时作听力测试,尽量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突发性耳聋的
心理影响与康复训练
患病早期,由于发病急,患者缺乏思想准备,心情紧张,焦虑恐惧。而情绪恶化会加重原有症状,影响治疗效果。此时,多与患者沟通,解除其心理压力,使患者愉快乐观的情绪,调动其潜力积极配合治疗至关重要。到了中期,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想得很多,渴望疾病尽快治愈。应用鼓励性语言与患者交谈,重视患者的倾诉,使其精神有所寄托。在生活中关心体贴和帮助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让患者了解突发性耳聋的性质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知识,指导病人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的患者在后期因治疗效果不佳,会产生悲观失望心理。老年人多表现为忧虑、孤独、害怕,对治疗失去信心。而青年人,则担心耳聋影响前程,期望有好的疗效,一旦疗效不显著或反复发作,焦虑情绪与日俱增。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病情和愈后情况,症状改善时予以肯定的鼓励。对心理障碍改善不明显者,帮助分析寻找原因是他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因此,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都应了解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表现,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病人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病人的病程转轨过程和康复过程所产生的作用,使病人不仅得到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得到有益的身心帮助,如同情安慰鼓励树立信心等,创造条件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处于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