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要及早治疗2009-03-0410 来源:本网年轻小伙上班途中以听耳机打发时间,久而久之导致听力急剧下降;高中女孩因感冒在小诊所输液后突发药物性耳聋;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病毒,致使宝宝刚一出世便与外界的美妙声音绝缘……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据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徐明安介绍,耳朵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但平时却很少有人主动去检查自己的听力,有的人直至听力完全丧失了才想起来要到医院就诊,他提醒有耳聋或听力减退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合适的助听器。小王大学毕业后在瑶海区一家公司上班,而自己的房子却买在蜀山区,每天上下班来回两个小时的车程让他觉得异常难熬,去年他买了一个MP3,于是坐在车上听音乐成了他打发时间的绝好方式,为了能在嘈杂的车厢内听清楚歌词,他每次都把音量调高几度,时间长了这耳朵可受不了了,最近小王经常觉得耳朵里嗡嗡响个不停,别人跟他讲话他也听得含含糊糊的。起初他还以为是最近工作太累了,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可几天过去了,症状却没有得到缓解,到医院一查,医生说是耳机发出的高强度噪声冲击耳膜而造成的内耳听细胞部分损伤,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噪声性耳聋,后果不堪设想。听到医生的结论,小王吓出一身冷汗,这耳机还真不能多听啊,差点就把耳朵给毁了!林林今年17岁,正读高中三年级,2008年的一场感冒让她从此陷入了无声的世界,生病后父母带她辗转于全国各大医院,北京、上海、合肥能去的地方都去了,输液、针灸、高压氧能用的办法也都用尽了,可经过半年多的治疗,林林左耳的听力曲线还是一条直线,右耳听力也只恢复到原来的两成,家人在她耳边上大声说话她才能听到一点简单的句子,平时开朗的孩子一下沉默了,整天躲在房间里睡觉,在医生的建议下,家人为她配了助听器,虽然刚开始戴上还不太适应,但总比什么都听不见强多了。如今,戴上助听器的林林又能重新回到课堂,心情也好了许多。徐主任介绍,现代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如熬夜上网、饮食不规律、通宵搓麻将、打牌等等,容易导致耳朵免疫功能降低,使病毒乘虚而入,迪吧、舞厅强烈的声音以及经常被人忽略的电子设备的低频噪音等,时时刻刻都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产生突发性耳聋也就不足为奇。此外,精神压力过重、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如极度悲伤等,也易导致突发耳聋。徐主任说,突发性耳聋即使早期得到治疗,也不可能全部治愈。只有约1/3的人听力能恢复正常,有1/3仅有部分听力的恢复,还有1/3的人可能听力基本丧失。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平时应尽量避免以上提到的有关致病因素及诱因,生活和工作要有规律,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接触噪音,如果持续使用耳机,应该每隔半小时拿掉耳机,让耳朵适当休息一下。当连续熬夜或处在身心疲惫、精神紧张的时候,如果出现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给儿童选用消炎、退烧药时,要尽量避免有耳毒性或相关副作用的药物。对于孕期妇女,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禁使用耳毒性药物。中老年人则要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易影响听力的疾病发生。
徐主任提醒,一旦确诊为突发性耳聋,最好住院治疗,而且越早治疗越好。除了在医院积极药物治疗外,患病期间还应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调整心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噪声刺激,饮食清淡。需要时可到正规医院或专科医院选配助听器,他提醒,患者对助听器的效果要有正确的预期,不能过高或过低,犹豫不决会延误康复。此外,助听器的验配必须实行个体化验配方案。确定耳聋程度、类型及预后是验配助听器的前提条件。(王红梅)
责编:杨慧瑾健康视频>>更多・无为县定点回收过期药全力保障市民身体健康・安医附院小儿脑瘫康复专家唐久来谈“引导式教育法”・药品不良反应专题・无为县开展清理家庭小药箱活动・无为县食品安全进农村・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题安徽名医许戈良,男,安徽省立医院院长,普外科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外科教授,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外科硕士点硕士生导师。[详细报道]・马尔健女士谈手足口病防治・专家谈灾后加强心理疏导・许戈良安徽省立医院院长,教授・傅先明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李建生安徽省立医院主任医师・孙自敏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教授・刘雨生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教授・凌斌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安徽省立医院名医荟萃・合肥市新民医院院长刘西霞・新民医院肛肠病专家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