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突发性聋

伴随症状对判断突发性聋预后的意义

2009-11-28 www.studa.net A +

  3讨论  突发性聋的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明确,主要有病毒感染、血液循环障碍等学说[3]。黄选兆等大多数学者认为突聋伴眩晕,特别是初诊时出现自发性眼震者听力恢复的百分率较不伴眩晕者低,而耳鸣的有无与听力是否恢复无明显关系[4];但也有学者如封新荣等[5]认为突发性聋伴或不伴眩晕其预后无差别;张玉燕等[6]分析突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是把耳鸣作为观察指标,而来做出确定结论。本组的分析结果与黄选兆等[4,7]的结果大致相同。各家报道结论不同的原因,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1)突发性聋是否伴有眩晕可能与耳蜗损害程度有关,伴眩晕者损害更重,也更难恢复,治疗有效率更低。(2)突发性聋的预后还与从发病到得到综合治疗的时间久、短有关,大量研究表明病程在1~7天内疗效最佳,本组患者疗程均在此范围内,而报道伴或不伴眩晕预后无差异的文章中的患者病程则在1~2周或更长时间,在进行分组比较时也未做详细分类说明;并且采集病例大多样本较小(封新荣等报道伴眩晕组33例,不伴眩晕组59例[5]),可能使其伴眩晕组疗效偏高,结果的可靠性低。(3)部分突聋伴眩晕者因眩晕、恶心、呕吐发作较剧,而影响口服药物、饮食营养摄入和吸收,以及不能尽早或持续完成整个高压氧疗程,也可能影响突发性聋伴眩晕的疗效。(4)耳鸣的机制也同样至今不清,并且没有统一的评判分级方法和客观检查手段,很多学者认为突聋的耳鸣为耳蜗性耳鸣。大多数突聋患者都同时伴有耳鸣症状,分布均匀,对听力是否恢复的影响不显著。  对突发性聋一定要尽早给予药物和高压氧综合治疗[8],笔者分析认为突发性聋伴或不伴眩晕对判断预后很有价值,不伴眩晕者预后更好;而耳鸣的有无与听力是否恢复无明显关系,对判断预后意义不大。

  1王明山,王霄霞,陈晓东.突发性聋患者凝血状态的研究.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7:305-307.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杂志》编委会.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72-73.

  3YamasobaT,KikuchiS,HigoR,etal.Suddensensorineuralhearinglossasociatedwithslowbloodflowofthevertebrobasilarsystem.AnnOtolRhinolLaryngol,1993,102:873.

  4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11-1013,1158-1193.

  5封新荣,张红霞,胡岩生.伴或不伴眩晕的突聋疗效的分析.听力学及言语言疾病杂志,2000,8:9-9.

  6张玉燕,刘童军,来长荣,等.176例突发性聋临床分析.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0,8:237-238.

  7吕晓飞,李正庭,王洵.突发性聋的伴随症状对判断预后的价值.听力学及言语言疾病杂志,2001,9:99-101.

  8王卫国,许荣,路荣忠,等.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的再评价.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35:356-358.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