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兔热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 兔热病

2009-11-28 bbs.foodmate.net A +

兔热病
  兔热病,是土拉杆菌所致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本病分布很广,常在兔形目和啮齿目动物中流行。野兔和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多通过直接接触或经媒介昆虫传播。人有因接触皮毛动物致病的报道。我国先后从野兔、黄鼠、蜱和病人中分离到土拉杆菌。家畜患病,急性呈败血经过,迅速死亡;慢性淋巴结肿大、消瘦、衰竭。
  牛患病,体温升高,淋巴结肿大,妊娠母牛流产,犊牛表现腹泻,全身衰弱。
  羊患病,稽留热2-3天,精神沉郁,垂头呆立,步样摇晃,心跳加快,呼吸增数,淋巴结肿大。
  猪患病,体温升高至42';℃,食欲消失,咳嗽,淋巴结肿大,也有呈隐性经过。
  犬感染多发热,也多能耐过。
  兔患病,主要呈现鼻炎,淋巴结化脓,消瘦,多为慢性经过。
  海狸鼠患病,表现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减退,体温41℃以上。结膜炎,鼻腔流出浆液或脓性鼻液,呻吟声似羔羊,后期出现四肢麻痹,呼吸急迫,便血,衰竭而死。
  人感染后,起病急骤,体温升至39-40℃,全身乏力,畏寒,头痛、背痛及至全身职,肉痛,谵妄,昏睡,烦躁不安等。
  体温升高后持续2-5日,随之缓解1-3日,然后再次升温2-3周,之后徐缓下降。细菌侵入部位的淋巴结首先有痛感,2日内皮肤上呈现原发病灶,开始呈现红丘疹,继而发生脓疤,破溃后形成中心性坏死,逐渐变成边缘较硬的溃疡。肿大的淋巴结可破溃。病程持续3-4周,恢复缓慢。通常分6型:1型,溃疡型。此型常见,大多为轻症。2型,腺型。主要是淋巴结肿大与发热,全身症状轻。3型,眼腺型。病原侵入眼而致结膜炎,羞明流泪。4型,咽腺型。以渗出性咽炎为多见。5型,胃肠型。有腹痛和水泻。6型,伤寒型。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与伤寒相似。
  仅依临床表现难确诊,有待实验室检查。抗生素,如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有效。一般认为磺胺类药效不佳。  在该病多发地区或有疫情时,要防吸血昆虫叮咬,加工皮毛和吃野味时要注意消毒灭菌,谨防感染。狩猎人员接触野兔等要注意自身防护。养兔场或养兔专业户,应避免与野兔接触,严防野生动物将病原带入兔群。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兔热病传染病啮齿目流产妊娠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