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道异常、臀先露讲稿
http://www.bestkj.com【点击数】:
关键字:产道
骨盆形状异常或径线过短可直接影响胎儿娩出,是造成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骨盆异常有以下类型。
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狭窄。我国妇女常见以下两种:①单纯扁平骨盆:骨盆入口呈横扁圆形,骶岬向前下突出,骶凹存在,骨盆入口前后径短,横径正常;②佝偻病性扁平骨盆:佝偻病骨骼软化致骨盆变形。骨盆入口呈横的肾形,骶岬向前突出,骶凹消失,骶骨下段后移变直,尾骨前勾。髂骨外展致髂嵴间径≤髂棘间径,坐骨结节外翻,耻骨弓角度增大,出口横径变宽。
2.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1)漏斗骨盆:特点是骨盆入口各径线数值正常,中骨盆及出口平面均狭窄。
(2)横径狭窄骨盆:似类人猿型骨盆,特点是骨盆各平面横径缩短,前后径稍长,入口平面呈纵椭圆形,主要因中骨盆及出口平面横径狭窄影响分娩。分娩时胎儿多呈持续性枕后位或胎头高直位,产程延长。
3.骨盆三个平面狭窄骨盆形态正常,各平面径线均较正常值小2cm或更多,称均小骨盆,多见于身材矮小、体形匀称的妇女。
4.畸形骨盆骨盆失去正常形态。包括骨软化骨盆、偏斜骨盆、外伤所致畸形骨盆。一般不能经阴道分娩。
临床表现及诊断
1.病史询问孕妇有无佝偻病、结核、脊髓灰质炎及骨盆外伤史,经产妇更应详细询问既往有无难产史及其发生原因,新生儿有无产伤等;骨盆入口平面狭窄表现为胎头衔接受阻,经检查胎头跨耻征多为阳性,继发性宫缩乏力;中骨盆平面狭窄胎头内旋转受阻,常出现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同时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活跃期后期及第二产程延长;胎头受压,易致颅脑损伤及胎儿宫内窘迫,若宫缩较强,中骨盆严重狭窄,可发生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中骨盆平面狭窄常合并出口平面狭窄,若单纯出口平面狭窄者,第一产程进展顺利,胎头达盆底受阻,第二产程停滞,继发性宫缩乏力,胎头双顶径不易通过出口横径。
2.一般检查注意观察孕妇体型、步态,有无脊柱及髋关节畸形,米氏菱形窝是否对称。身高<145cm者易合并均小骨盆。
3.腹部检查观察腹型,有无尖腹及悬垂腹。测宫高、腹围、胎头双顶径,预测胎儿大小,并查清胎位,临产后还应充分估计头盆是否相称,可行胎头跨耻征检查。其方法是:产妇排尿后仰卧、两腿伸直,检查者将手放在耻骨联合上方,将浮动的胎头向骨盆腔方向推压。如胎头低于耻骨联合前表面,称胎头跨耻征阴性,表示头盆相称;若胎头与耻骨联合前表面在同一平面,称胎头跨耻征可疑阳性,表示可疑头盆不称;若胎头高于耻骨联合前表面,称胎头跨耻征阳性,表示头盆不称。头盆不称提示有骨盆相对或绝对狭窄可能。
4.骨盆测量包括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骨盆外测量有异常者,应补充骨盆内测量。
1.对产妇的影响生殖道瘘;滞产、胎膜早破、手术助产增加感染机会。
2.对胎儿的影响胎膜早破、脐带脱垂,导致胎儿窘迫及死亡;胎头受压过久加上手术助产,也增加了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产伤及感染机会。
处理处理原则:明确诊断狭窄骨盆类型和程度,了解胎位、胎儿大小、产力等因素,结合产妇年龄、产次、既往分娩史进行综合判断,决定分娩方式。
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1)绝对性骨盆狭窄:骶耻外径≤16cm,骨盆入口前后径≤8.0cm,胎头跨耻征阳性。足月活胎多不能经阴道分娩,应行剖宫产术。(2)相对性骨盆狭窄:骶耻外径16.5~17.5cm,骨盆入口前后径8.5~9.5cm,胎头跨耻征可疑阳性,若产妇一般状况好,产力正常,胎儿体重小于3000g,胎位、胎心率正常,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试产中注意事项:①必须有专人监护,注意宫缩强弱、胎心音变化及先露部下降情况。②调动产妇积极性,增强信心,注意营养和休息,保持产力正常。③严密观察,发现产程不进展或胎儿窘迫、子宫先兆破裂征象,应立即停止试产,行剖宫产术。④试产中不宜使用止痛剂、镇静剂,以免抑制新生儿呼吸。⑤试产时间以2~4小时为宜,胎膜已破者,应适当缩短试产时间以防止感染。若产程无进展或出现胎儿窘迫,则应及时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2.中骨盆狭窄中骨盆平面狭窄影响分娩过程中胎头俯屈内旋转,易致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若宫口开全,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或以下,可经阴道助产;若胎头双顶径未达坐骨棘水平,或伴胎儿窘迫,则应剖宫产。
3.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原则上不应行阴道试产。临床上常用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估计出口大小。若两者之和大于15cm时,先露部可后移利用后三角经阴道娩出,有时需行阴道助产手术;若两者之和小于15cm时,多需行剖宫产术。
4.均小骨盆在宫缩良好,估计胎儿不大且胎位、胎心正常,可以试产;若胎儿较大,明显头盆不称,应尽早行剖宫产术。
5.畸形骨盆骨盆显著畸形,明显头盆不称者,择期行剖宫产术。
臀先露是常见的异常胎位,约占分娩总数的2%~4%,围产儿死亡率是枕先露的3~7倍。
病因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过大;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受限;合并狭窄骨盆、前置胎盘、宫颈肌瘤时易发生臀先露。
分类:单臀先露或腿直臀先露;完全臀先露或混合臀先露;不完全臀先露。
1.临床表现妊娠晚期孕妇在胎动时常感季肋部受顶而胀痛,临产后胎先露不能紧贴宫颈,宫颈扩张不充分,易致宫缩乏力及产程延长。胎足先露时易发生胎膜早破及脐带脱垂。
2.腹部检查子宫呈纵椭圆形,在宫底部可触及圆而硬、有浮球感的胎头,在耻骨联合上方则触到不规则、软而宽的胎臀,胎心在脐左或右上方胎背处听诊清楚。
3.肛门检查及阴道检查肛门检查时,触到软而不规则的胎臀或胎足、胎膝。胎先露位置高,肛查不能确定时,需行阴道检查。当宫口扩张2cm以上胎膜已破时,阴道检查可触及胎臀、外生殖器及肛门,应与面先露区别,当触及胎足时尚需与胎手相鉴别。
4.B型超声检查明确臀先露种类并探查胎儿、子宫、胎盘等有无异常。
1.对母体的影响易致胎膜早破或继发性宫缩乏力,使产后出血与产褥感染增多,无论阴道助产或剖宫产均使母体手术产机会增多。
2.对胎儿的影响胎膜早破易致早产或使脐带脱出、受压,易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后出胎头使脐带受压于胎头与盆壁之间,易发生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或死产;臀位助产术尚有导致臂丛神经损伤及骨折等危险。
1.妊娠期若妊娠30周后仍为臀先露者应积极纠正。方法有:(1)胸膝卧位: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裤带,做胸膝卧位,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一周后复查。
(2)激光照射或艾灸至阴穴(为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5~7次一疗程。
(3)外倒转术:适用于上述方法无效,腹壁松弛孕妇,一般在妊娠32~34周进行,因有发生胎盘早剥、脐带缠绕之危险,应慎用。术前半小时口服沙丁胺醇4.8mg,术时最好在B超监测下进行。
2.分娩期应根据产妇年龄、胎产次、骨盆及胎儿大小、胎儿是否存活,臀先露的种类以及有无并发症,对分娩方式作出正确的选择。
(1)剖宫术:有骨盆狭窄或软产道异常者,临床预测胎儿体重>3500g或胎头双顶径>9.5cm,足先露,高龄初产或有难产史、胎儿窘迫等,均应择期行剖宫产术。
(2)阴道分娩
1)第一产程:①产妇取侧卧位,尽可能少作肛查和阴道检查,禁灌肠,避免胎膜早破。②一旦破膜,应立即听胎心并检查有无脐带脱垂,如发现有脐带脱垂,胎心尚好,宫口未开全,应立即行剖宫产术。③宫缩时,阴道口见到胎足,此时宫颈口往往仅扩张4~5cm,为使宫颈充分扩张,应消毒外阴后用无菌巾在宫缩时堵住阴道口,直到宫口开全,胎臀下降到阴道口为止。在此过程中,应每隔10~15分钟听胎心音一次,并注意宫口开大情况。
2)第二产程:产妇应导尿,初产妇作会阴侧切,有3种分娩方式:①自然分娩:胎儿完全自然娩出,极少见,仅见于经产妇、胎儿小、宫缩强、产道正常者;②臀位助产术:胎儿自然娩出至脐部以后,由接产者协助胎肩及胎头娩出;③臀位牵引术(见第二十八章第四节):胎儿全部由接产者牵出。此种手术胎儿损伤及死亡率较高,一般情况下禁止使用。臀位分娩时应注意自脐部娩出后,一般应于2~3分钟内娩出胎头,最长不超过8分钟结束分娩,以免因脐带受压而致死产。胎头娩出时不可使用暴力,以免造成颅内出血或臂丛神经损伤及母体软产道裂伤。
3)第三产程:防治产后出血,胎盘娩出后肌注缩宫素或麦角新碱,仔细检查软产道,及时修补裂伤,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新生儿出生后三日内肌肉注射维生素K1,防止新生儿颅内出血。
好课件刊载之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目的。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