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外阴白色病变

疾病库

2009-11-28 news.sina.com.cn A +

  外阴白色病变(whitelesionsofthevulva)包括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所致之外阴部皮肤及粘膜的不等程度变白或及粗糙、萎缩的状态,长期以来称外阴白斑(1eucoplakia),此名称自1885年Breisky及1909年Bekeley提出,由于过分强调其与外阴癌的关系,甚至统视为癌前病变;而组织病理学检查亦乏明确,往往报告为“符合外阴白斑”,因而临床上过多的采取了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大量调查和研究发现,本病癌变率不高,仅在有上皮增生时,可视为癌前病变。为统一认识,1975年国际外阴病研究会(Internatio-nalSocietyoftheStudyofVulvarDisease)改称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chr-onicvulvardystrophy),并根据其组织病理变化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类型。其分类方法如下:  一、增生型营养不良  (一)无非典型增生  (二)非典型增生又分轻、中、重三度。  二、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  三、混合型营养不良硬化苔藓型合并有局灶性上皮增生型病变。  (一)无非典型增生  (二)非典型增生又分轻、中、重三度。  以上分类方法取决于外阴组织病理检查,临床表现不能确定有无非典型增生。此外,外阴不同病区的组织病理可能有不同,必要时需行多点活检方能作出准确的分类。  从临床观点看外阴白斑或外阴白色病变仅表达某些病变的外观退色之特点,并不肯定其性质,以病变之特有体征而命名,其实未可厚非,只是在诊断上有必要提出上列要求。  外阴白色病变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虽然国际皮肤病研究会定名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但何以有种种不同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近年通过氚(3H)标记胸腺嘧啶测定,认为真皮中存在一种能抑制表皮细胞分裂与生长、仅作用于表皮局部、具有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激素,称为抑素(chalone),它使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和该处表皮代谢的刺激物之间平衡失调所致。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