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是齿线以下肛管部外痔静脉丛曲张而成的静脉团块或肛门皮肤增生而成的皮赘。主要症状表现为肛缘因皮赘及肿块增生而不洁,揩不净感;因静脉破裂形成血栓或肿块发炎而致肿痛。外痔的发病因素与内痔相似。
外痔的诊断经直观一般可以明确。根据性质可以分为结缔组织性(结缔组织增生、下蹲排便时增大)、静脉曲张性(皮下静脉曲张、形成肿块)、血栓性(外痔静脉破裂、局部色紫肿痛)、炎性(外痔继发感染、局部红肿热痛)等四种类型。
外痔的治疗可根据类型而定。结缔组织性外痔可首选锥形剥离切除术;静脉曲张性外痔可首选潜行旁剥离术;血栓性外痔以剥离摘除术为佳;炎性外痔体大环肛者宜消炎后手术,孤立者可行切除术。
一.血栓性外痔剥离术
[适应证]血栓较大且与周围粘连者。
[原理]去除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皮下瘀血病灶。
[特点]病灶去除彻底。
1.于血栓痔基底行局部浸润麻醉,勿刺破血栓包膜。并预计好放射状梭形切口的范围(切口较肿块直径略短即可)。
2.切开后,沿切口皮肤以尖剪向下锐性分离,将血栓连同包膜完整地剥离清除。创口填引流纱条包扎。术后按肛门开放术后护理换药。
1.分离时勿夹持栓体,以免包膜破裂。
2.血栓痔皮瓣较大时可切除一部分,免留皮赘。
二.血栓性外痔挤出术
[适应证]血栓单纯孤立与周围无粘连者。
[原理]以压力清除栓子。
[特点]操作简便,出血少。
1.血栓基底局麻后,以剪刀切开血栓顶部皮层,暴露紫色凝血块。
2.用拇指与食指合力将血栓从底部向切口挤出,切口内填引流纱条包扎。按肛门开放术后换药。
三.结缔组织性外痔切除术
[适应证]单纯放射状长条形结缔组织皮赘。
[原理]直接切除病灶。
[特点]操作简便易行。
以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2毫升加0.1%肾上腺素1滴(7号针头),行阿是局麻,使皮赘充盈但勿超过与正常皮肤原先界限,钳夹皮赘顶部,轻轻提起,以
弯剪从基底沿界限剪除皮赘,结扎活动出血点,渗血则填止血粉棉球,纱布包扎,宽胶布加压固定。按肛门部开放术术后护理换药。
1.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少许是为了避免直接切除引起较多出血。
2.事前预计好切除范围,勿受麻醉充盈影响。
四、结缔组织性外痔锥形剥离切除术
[适应证]界线明显的圆形皮赘。
[原理]锥形剥离痔皮肤,切除痔组织。
[特点]切口小,损伤少,皮肤切口对合生长。
1.阿是麻醉法(加l滴o.1%肾上腺素),夹持外痔的顶端并提起,在痔的上l/3处作环周齿状切开皮层,在皮下组织作锐性分离至痔基底,自基底剪除皮下痔组织。
2.将保留的皮层按齿对合。加压包扎。术后按肛门缝合伤口护理换药。
1.有效的加压包扎是愈合良好的关键一步。目的是皮肤与创底紧密接触而愈固。可采取宽胶布米字形粘贴。
2.麻药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可达防止出血的目的,如有明显出血点,先钳夹片刻即止。
3.术后推迟2―3天排便也很重要,以防伤口感染。
五.静脉曲张性外痔剥离切除术
[适应证]单纯性纵条状静脉曲张性外痔。
[原理]剥离曲张之痔静脉并切除病灶。
[特点]操作简便,病灶清除彻底。
按肛门开放伤口术前准备,取截石位,局麻或骶麻成功后,钳夹并提起外痔,以弯剪绕痔根部作放射状梭形切口,锐性分离皮下曲张的静脉丛至肛缘,连同皮肤、皮下组织一并切除。伤口充分止血,填止血粉棉球加压包扎。术后按肛门开放伤口护理换药。
1.静脉栓子应剔除干净,创缘外如留有栓子应一并破坏掉,以免术后水肿形成。
2.见有活动出血点应以。号丝线逐一结扎。
六.炎性外痔切除术
[适应证]孤立的球形炎性外痔。
[原理]临床观察发现球形炎性外痔多数含有血栓,血栓瘀滞使局部淋巴回流受阻,引起炎性水肿。切除依据可参见嵌顿痔切除原理。
[特点]迅速减轻痛苦。
[操作步骤]同结缔组织性外痔切除术。
1.勿切除过多皮肤。
2.宜将基底及周围血栓摘除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