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微小病变性肾病

微小病变性肾病的预后如何? 等

2009-11-28 www.cnic.ac.cn A +

信息编号10148151至10148200间共50条。
10148151:微小病变性肾病的预后如何?
微小病变性肾病总的来说,预后良好,Cameron报告10年存活率>95%,死亡者大都为成人(尤其是老年)病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和感染,而后者往往是不妥善地使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的副作用。长期追踪发现,发展至慢性肾衰者罕见,成人发展为慢性肾衰者约3%,儿童则更罕见,慢性肾衰常发生于对激素有抗药性者,同时每附加有局灶性肾小球硬化。...查看详细(326字节)

10148152:什么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病理特征如何?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病理上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其病理特征为光镜下弥漫性肾小球系膜增生伴基质增多为其特征性改变,早期以系膜细胞增生为主,后期系膜基质增多,全部肾小球的所有小叶受累程度一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及基底膜正常,当系膜重度增生时,有时可见节段性系膜长入基底膜与内皮间的插入现象,有时可伴有肾小球节段性硬化及球囊粘连。电镜观察可见系膜及基质增生,重症病例可见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查看详细(811字节)
10148153: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如何?
本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常隐袭起病,但在我国有前驱感染史者也较常见。其主要临床表现及特点为:(1)临床表现多样性,可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或(和)血尿、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具体表现请分阅本书之相关问答。(2)血尿发生率较高,约70%~90%病例有血尿,多为镜下血尿,约30%病例为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3)蛋白尿多呈非选择性。(4)约30%的病例出现轻度高血压;20%的病例出现肾功能减退;少数患者IgM升高...查看详细(430字节)

10148154:如何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其治疗可按微小病变性肾病使用激素的治疗方案进行,但疗程要稍为延长,以便获得较好疗效。对激素无效,或部分缓解的病人,宜加用细胞毒药物。...查看详细(138字节)
1014815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如何?
决定本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肾小球病理改变的程度,病理改变轻者预后较好,反之较差。在临床上,本病约50%以上的病人用激素治疗后可获得完全缓解,其远期预后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对标准激素疗程治疗无效的病人,常为病理损害较重者,其预后多数不好,迟早会出现较严重的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查看详细(275字节)

10148156:什么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其病理特征如何?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特指一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病变仅累及部分肾小球及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部分小叶发生硬化性病变。临床上以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其主要表现,易于出现慢性进展性肾功能损害,终至慢性肾功能衰竭。其病理特征为:光镜下为局灶损害,影响少数肾小球(局灶)及肾小球的部分小叶(节段)。但连续的肾活检查显示损害逐渐进展,先呈局灶分布的全肾小球硬化,终至固缩肾。未硬化之肾小球常呈轻微病变或弥漫性系膜增生。肾小管常可见到基底膜局灶增厚萎缩...查看详细(774字节)
10148157: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表现如何?
本病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少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反应,且本病的发生可有家族倾向,似乎在有特异反应性的人群中本病损相对常见,其主要临床表现及特点为:(1)临床首发症状多为肾病综合征,镜下多见血尿,偶见肉眼血尿,成人中约2/3患者有轻度持续性高血压。(2)少部分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3)蛋白尿绝大部分为无选择性,但早期可有高度或中度选择性。(4)血清C3浓度正常...查看详细(562字节)
10148158: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如何治疗?
本病治疗颇为棘手,对激素治疗多不敏感,据报道其对足量激素治疗无效率达60%以上。现介绍目前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法如下:(1)用足量激素治疗8周,无效者加用环磷酰胺或试用冲击疗法。(2)低剂量环孢素A联合强的松隔日疗法:本法一般仅在激素治疗无效后使用,用药方法为环孢素A每日4~7mg/kg,隔日晨服强的松1mg/kg。(3)四联疗法:即激素、细胞毒类药物、抗凝药物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联合应用...查看详细(541字节)

10148159: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预后如何?
总的来说,本病预后较差,据Cameron报道,在本病确诊后,5年和10年没有发生肾衰者分别为70%、40%。又据统计报道,在发病的15年内,约有75%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影响预后的因素:①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反应者预后较好,反之则差。②相对成人,小儿多预后较好。③肾病综合征者预后不好,无肾病综合征范围蛋白尿者(即尿蛋白<3.5g/24h),预后相对较好。④病理变化方面:呈弥漫系膜增生者预后不好;肾小球血管极硬化者不好;伴明显小动脉硬化、小动脉透明样变者预后差;明显间质细胞浸润...查看详细(548字节)
10148160:什么是膜性肾病,其病理特征如何?
膜性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着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点的肾脏疾病,临床呈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性蛋白尿。病理特征:光镜及电镜观察,本病病理改变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以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着为特点,继之以基底膜增厚和变形,一般无系膜、内皮或上皮细胞的增生,亦无细胞浸润。免疫荧光发现IgG和C3呈弥漫性均匀一致的颗粒状沿基底膜分布,较少见IgM和IgA沉着。膜性肾病的几种特殊病理改变为:①伴有较明显的系膜增生及系膜基质扩张;②伴有间质病变;③本病伴有肾小球进行性、节段性玻璃样变及硬化...查看详细(633字节)
10148161:结节性动脉炎患者可以妊娠吗?
结节性多动脉炎引起肾损害的妇女,妊娠的后果严重。本病发生高血压的很多,且多数为恶性高血压。虽然有少数报道妊娠成功的病例,但多数预后不良。...查看详细(142字节)
10148162:多囊肾患者能否妊娠?
女性患多囊肾者并非少见,是否可以妊娠主要看肾功能及血压情况而定,如果肾功能基本正常,又无高血压,能顺利通过妊娠期,但部分病人在妊娠后期可发生高血压。若妊娠前已有肾功能不全或高血压,则妊娠过程险恶。...查看详细(202字节)

10148163: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妊娠吗?
糖尿病肾病患者妊娠易并发肾盂肾炎及先兆子痫。妊娠本身不会加速肾病变的进展。如果已有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则不宜妊娠。...查看详细(120字节)
10148164: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以妊娠吗?
一般认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妊娠时并发症并不增加,偶见孕期症状缓解者,低白蛋白血症可影响胎儿的发育,如血浆白蛋白<20g/L,胎儿体重下降5%~10%。少数报告孕期血栓形成和(或)感染性并发症增多,早产发生率增加。孕期发病者可不作特殊处理,重症者需用激素治疗,但怀孕早期不宜使用。有周期性妊娠肾病综合征者,不宜妊娠。...查看详细(303字节)
10148165: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可以妊娠吗?
有这种情况的病人不宜妊娠,并强调避孕,妊娠后宜及时作人工流产。据分析,在血肌酐>123.8μmol/L的妊娠妇女中,早产率虽然相对比较低,但有1/3的新生儿发育迟缓,半数需提前结束妊娠,半数高血压恶化,超过1/3的患者肾功能恶化。...查看详细(218字节)
10148166:作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病人可以妊娠吗?
育龄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妇女,通常闭经或只有不规则的无排卵月经,一般不能生育。但规律性透析能使有些妇女恢复生殖功能而怀孕。长期透析病人能成功妊娠者少见,妊娠后母体常遭受巨大损失,所以应强调避孕,不宜妊娠,如因疏忽造成妊娠者,宜尽早做人工流产。按:狼疮性肾炎和肾移植病人的妊娠问题分别参考本书相关内容。...查看详细(310字节)

10148167:尿石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凡在人体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出现的结石,统称为泌尿系结石,亦称尿石症。尿石症是全球性的常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较高,且多发于青壮年,故来院就诊率较高。泌尿系结石的大小差别很大,大者可如鸡蛋黄,直径达5~6cm,小者可如细沙。结石在原发部位静止时,患者常没有任何不适感,或仅觉轻度腰腹部胀坠感,往往引不起人们的重视。所以经常有患者肾盂内结石已长至直径1cm以上了,还没发现,在进行健康查体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发现患了泌尿系结石...查看详细(803字节)
10148168:尿石症能引起肾功能衰竭吗?
尿石症的危害性在于,结石能引起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的梗阻,若梗阻能及时解除,对肾功能影响不大;若梗阻时间过长,肾组织严重破坏,则功能难以恢复,从而导致肾功能衰竭。结石对肾功能的影响,也可通过梗阻导致严重的泌尿系感染,而引起肾功能衰竭。过去,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尿石症患者延误诊治,导致肾功能衰竭者颇为常见。近10多年来,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诊治技术的普及和提高,肾结石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已日渐减少,且致终末期肾病者多在55岁以上...查看详细(428字节)
10148169:何为尿路感染,如何分类?
尿路感染是指尿路内有大量的细菌繁殖,而引起尿道某一部分的炎症反应,称为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下尿路感染和上尿路感染;前者主要为尿道炎和膀胱炎,后者主要是肾盂肾炎。根据有无尿路功能上和解剖上的异常,尿路感染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伴有尿路的功能和解剖上的异常,如各种原因造成的尿路梗阻、糖尿病、泌尿系统先天畸型,或在其他慢性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单纯性尿路感染则无上述情况...查看详细(667字节)
10148170:诱发尿路感染的因素有哪些?
(1)尿路梗阻:主要由尿路解剖或功能异常引起,包括结石、肿瘤、前列腺肿大,以及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等。由于排尿不畅,膀胱残余尿量增多,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和繁殖;梗阻以上部位组织所受压力增加,影响了组织的血供和正常的生理功能,降低了粘膜的抵抗力故易发生感染。发生率较无梗阻者高12倍。(2)膀胱输尿管逆流:膀胱三角区肌肉先天畸形、缺陷、无力;或膀胱炎时膀胱三角区粘膜下充血及水肿使收缩无力;或膀胱三角区肌张力降低时均可使膀胱收缩时使尿液自膀胱返流至输尿管和肾脏...查看详细(1215字节)

10148171:尿路的防御机制有哪些?
尽管尿道口及前尿道有大量细菌寄居,细菌可上行至膀胱,但能迅速被消灭,并不都引起尿路感染,这主要与尿路防御机制有关:(1)尿液的动力作用:肾脏每天不停地生成尿液,由输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中起到冲洗和稀释作用,周期性地排尿可将细菌冲洗出去,故当尿路通畅、膀胱能完全排空的情况下,细菌难于在尿路中停留。(2)尿路粘膜的屏障作用:膀胱粘膜表面覆盖一层粘多糖或糖蛋白粘液层,可防止细菌直接与粘膜接触...查看详细(824字节)
10148172:女性为什么易患尿路感染?
女性尿道短、直而宽,尿道括约肌作用较弱,细菌易沿尿道口上行至膀胱,女性尿道口与有大量细菌寄居的阴道和肛门接近,为细菌侵入尿道提供条件。学龄前小女孩由于穿开裆裤,使尿路感染易发生。少女月经来潮,会阴部卫生与机体生理变化,抵抗力低,细菌可上行引起感染。新婚、婚后性生活使尿道粘膜损伤,易引起尿路感染。妊娠期子宫增大压迫尿道使尿流不畅,易发生尿路感染。50岁以上女性,绝经期到来,阴道分泌物偏碱性,又缺乏IgA,故难以抑制尿路细菌的生长繁殖...查看详细(578字节)
10148173:慢性肾盂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端,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尿路刺激症状,菌尿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部分病人既无全身症状,又无明显的尿路刺激症状;有些病人有低热、腰痛、乏力、尿频或反复检查出现脓尿等;小儿常表现为厌食、精神不振、贫血、发育不良、生长迟缓或遗尿、尿失禁等;若病人存在易感因素如尿路结石、尿路畸形等,则表现为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并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慢性肾盂肾炎虽临床表现较轻,但仔细检查仍有肾区叩击痛、肋腰点压痛等阳性体征...查看详细(1149字节)
10148174:慢性肾盂肾炎一定是由急性肾盂肾炎发展而来的吗?
不一定。过去认为大多数慢性肾盂肾炎由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而致。近年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认识,认为两者关系并不那样密切。对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标准已有所修正。据文献报告,慢性肾盂肾炎占全部肾盂肾炎的7%~20%,仅半数病人有急性肾盂肾炎的发作史。...查看详细(261字节)
10148175:怎样诊断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要依靠实验室检查,诊断还应明确致病菌、感染部位、肾功能状态等,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才能诊断为尿路感染。真性细菌尿是指:①膀胱穿刺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菌落数>102/mL。②导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③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105/mL,一次准确性为80%,连续两次培养得到同一菌株,菌落数≥105/mL,准确性达95%;如中段尿培养菌落数在104~105/mL之间列为可疑...查看详细(1055字节)
10148176:如何进行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
通过尿培养可诊断尿路感染,真性菌尿表明尿路细菌感染存在,但不能区别是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还是下路感染(尿道炎与膀胱炎)。由于感染部位的不同,反复发作的性质、预后及治疗方案均不同,因此鉴别尿路感染的部位有重要意义。鉴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定位诊断法:包括输尿管导尿法、膀胱冲洗法、肾活体组织检查三种。这几种方法虽很准确,但均属创伤性检查,且操作麻烦,不适于临床应用。(2)间接定位诊断法: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尿ACB检查)...查看详细(1339字节)
10148177:尿路感染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尿路感染应与尿道综合征、肾结核、肾小球肾炎、急腹症、肾结石等相鉴别。...查看详细(72字节)
10148178:膀胱炎如何与肾结核相鉴别?
慢性膀胱炎症状长期存在且逐渐加重,一般培养无细菌生长,又找不到原发病时,要考虑肾结核。肾结核病人半数以上有肺与生殖器等肾外结核病史,血尿多与尿路刺激症状同时出现,抗痨治疗有效。膀胱炎时,血尿为“终末血尿”,且抗菌治疗有效。结核杆菌培养、尿沉渣找结核杆菌、肾盂造影及膀胱镜检查有助于诊断。有时肾结核常与普通尿路感染并存。如患者经过积极抗菌治疗后,仍有尿路刺激症状或尿沉渣异常,应高度注意肾结核存在的可能性,宜作相应检查...查看详细(424字节)
10148179:尿路感染的预后如何?
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易于治愈,治愈率可达90%,治疗失败者仅占10%,复发者仅为少数,预后较好。复杂性尿路感染极难获得治愈,治愈率仅为20%。复杂性尿路感染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也是相当常见的,预后则不良。...查看详细(200字节)
10148180: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治疗尿路感染应首先明确病情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感染部位是在上尿路还是下尿路;致病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目前的肾功能状态;有无梗阻及膀胱输尿管逆流等诱因。治疗的目的不应只停留于症状的缓解,必须做到消灭病原菌,并预防复发。治疗的原则是:①除去诱因;②采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消灭致病菌;③辅以全身支持疗法。...查看详细(308字节)

10148181:妊娠疱疹会影响胎儿吗?
关于妊娠疱疹的病因,目前尚未有定论。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变型。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患病妇女的皮肤基底膜带有线状沉积,发出幽幽的荧光,这是一种叫做C3的物质。并且患者血中还有一种叫做"抗基底膜带抗体"的物质。这两种东西能够穿过胎盘,使胎儿发生皮损。但是这并不严重,只有少数患者分娩的婴儿皮肤上看到小疱或大疱,不予治疗也可于数周内自愈。由于妊娠疱疹不是感染所致,就不存在"传染"的问题...查看详细(592字节)
10148182:为什么掌跖会起脓疱?
有一种病,最好发于手掌及足跖,周期性地出现深在的小脓疱,伴有不同程度瘙痒,并在接触碱性洗涤用品时、夏季出汗增多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时,以及月经前期会加重。这种病就叫做掌跖脓疱病。掌跖脓疱病的病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病灶感染有关,因为部分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使皮损减轻或治愈,并在合并细菌感染时皮损恶化;也有人认为本病是对汞、铜、锡等金属元素过敏。...查看详细(358字节)
10148183:镶牙与掌跖脓疱病有关系吗?
有人认为,镶牙是导致掌跖脓疱病的原因之一,除掉金属牙料,这种病就会好转。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掌跖脓疱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明了,金属致敏学说是许多权威人氏所持的观点。金属致敏学说的观点是:掌跖脓疱病是患者对汞、铜、锡等金属元素过敏所致。这些元素主要通过食入含金属的食品或使用金属牙料而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再经汗液排泄至角质层较厚的掌跖致敏而发病。甚至有些人戴金属镜架及金属表带,其金属元素直接被皮肤吸收而致敏发病...查看详细(788字节)
10148184:指尖起脓疱应先考虑什么病?
掌跖部位出现脓疱应先考虑掌跖脓疱病,若是脓疱发生在指尖,就应当考虑连续性肢端皮炎。这种病又叫固定性肢端皮炎、匐行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脓疱性皮肤病。...查看详细(158字节)
10148185:出血与充血有什么不同?
出血与充血不同。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流速不快也不慢。若是血管扩张,血管内血液增加,或血液流动速度增快,表现在皮肤上则呈鲜红色或淡红色,这就是充血;若是血管破裂、或血管壁薄、或血小板不足导致凝血障碍,血液会溢出血管,停留在血管周围的组织内,表现在皮肤上则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这就是出血。鉴别出血与充血可从颜色来判断。充血颜色多呈鲜红、玫瑰红、淡红;出血颜色多呈暗红、紫红、紫黑及褐色。还可有压迫法来鉴别...查看详细(930字节)
10148186:紫癜仅仅是皮肤出血吗?
紫癜多见于儿童和青年,是由于血液渗出于血管外,在皮肤和粘膜发生瘀点或瘀斑。紫癜不仅仅是皮肤出血,也会在组织内出血,形成有波动的血肿。严重的患者在胃肠及肾脏也可出血。紫癜出血的原因可归为两类:(1)血管系统病变由于血管本身发生病变,如血管壁受损伤或血管壁的渗透性、脆性增高,引起血中红细胞外漏,形成紫癜。血管损伤可因细菌毒素、化学毒品、维生素缺乏等引起。如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管内压增高性紫癜等...查看详细(856字节)
10148187:紫癜有几种?
紫癜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按一般习惯可分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人根据血管壁变化分为炎症性紫癜及非炎症性紫癜。也有人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分类。常见的紫癜及分类有如下几种:根据病人的发病原因来分,主要有三种:(1)单纯性紫癜发病原因不清楚,一般发病较轻,无明显的血液和血管的变化,偶尔有轻度凝血机能障碍。(2)过敏性紫癜常由于血管壁渗透性及脆性增高而发病,血管系统发生病变...查看详细(1415字节)
10148188:紫癜患者应做哪些检查?
紫癜是指血液渗出血管外,在皮下、粘膜下出血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发现皮肤上出现瘀点,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一般来说,紫癜患者应做如下检查:(1)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的数量、功能与止血、凝血机制有密切关系。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为100~300×109/l(10~30万/ml)。若低于80×109/l(8万/ml),则为血小板计数不足,凝血机能发生障碍,血中红细胞易于顺破损的血管壁漏出,甚至会自发紫癜...查看详细(1270字节)
10148189:紫癜患者应热敷还是冷敷?
紫癜是一种血管或血液方面的疾病。若是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紫癜,则以内治为主,无论热敷还是冷敷,都不会起到显著的效果。若是由于血管壁薄,或血管壁破裂引起的紫癜,则在内治方法的基础上,局部行以冷敷。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液流通,减少血液渗出,并帮助修复破损的血管壁。但对于紫癜中陈旧的皮损,溢出血管外的瘀血持续不消退,可以用热敷的方法帮助瘀血吸收。热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扩张,代谢增强,使体内的清除系统尽快吸收瘀血...查看详细(522字节)
10148190:为什么小儿哭泣后眼睑部会出现瘀点?
小儿长时间哭泣后会在眼睑部出现淡红色瘀点。这种现象还会发生在小儿百日咳及剧烈呕吐时、肺心病患者剧烈咳嗽时……这种瘀点称为血管内压增高性紫癜,又称为机械性紫癜。血管内压增高性紫癜常发生在剧烈和突然的以及持续长时间的肌肉收缩时。由于局部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压力突然增高,静脉回流受阻、缺氧而致血管壁破损、出血。这种紫癜常发生在面、颈、上胸部、上肢及结合膜。如肌肉长时间收缩用力时可在颈部、躯干部及上肢出现紫癜;小儿百日咳、剧烈呕吐及哭泣时见于眼睑、结合膜处出现紫癜;癫痫时于面、颈、上胸部出现紫癜...查看详细(899字节)
10148191:为什么静脉曲张患者易合并紫癜?
静脉曲张患者易合并许多种皮肤病,紫癜是常见合并症之一。静脉曲张患者小腿部出现的紫癜称为郁积性紫癜,又称为直立性紫癜或肢端血管皮炎。郁积性紫癜以男性多见,出现于小腿尤其是静脉曲张处,并可以扩展到足背、趾背及膝盖以上。皮损先是细小的紫癜性斑疹,可相互融合呈不规则斑片,有的直径达数厘米。皮损呈紫色,亦可呈黄色或棕色;表皮可以正常,也可轻度湿疹化,伴浮肿、丘疹、糜烂、渗出等损害,若发生溃疡则不易愈合。静脉曲张患者静脉瓣膜机能不全...查看详细(578字节)
10148192:什么是蜘蛛痣?
蜘蛛痣是一种特殊的毛细血管扩张症。它多出现于面部、颈部及胸部,亦有其他部位出现者。表现为中心部直径2mm以下的圆形小血管瘤,向四周伸出许多毛细血管,且有分支,看上去恰似一个红色的蜘蛛趴在皮肤上。若用铅笔尖压迫中心部,蜘蛛痣就会消失,因为蜘蛛痣的血流方向是从中心点流向周围毛细血管分支,若中心部受压则血流阻断,蜘蛛痣因缺血而消失。蜘蛛痣是怎样形成的呢?大多数学者认为与雌激素代谢有关,青春期少女及妊娠期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含量增加...查看详细(800字节)
10148193:哪些人易患血栓性静脉炎?
(1)血流速度缓慢的人长期卧床、心力衰竭、肿瘤压迫、静脉曲张及静脉瘤患者,妊娠妇女的血流速度均缓慢,血小板粘集于血管壁上,易于形成血栓而导致血栓性静脉炎。(2)血液凝固性增高的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增高,纤溶活性降低,血液凝固性增高而引起血栓形成。其他还有各种原因引起的失水、失血,也可引起血液浓缩,凝固性增高;血小板数量及粘性增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含量增加...查看详细(836字节)
10148194:什么是闭塞性动脉硬化?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是指周围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液供应不足而产生各种临床症状及体征的一种疾病。本病的发生原因及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高密度脂蛋白低下等均可引起血管内皮受损、脂质渗入血管壁、血栓形成等损害。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闭塞性动脉硬化与上述疾病有关。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好发于60岁以上老人,并发糖尿病者发病较早。男性多于女性。病变多发生在血管分支处...查看详细(1056字节)
10148195:什么是脉管炎?
脉管炎全称为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是由于下肢中小动脉血栓闭塞引起血管炎症的一种严重的疾病。脉管炎的病因尚不明了。统计资料表明,寒冷地区脉管炎发病率高于温暖地区,吸烟人群发病率高于不吸烟者,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发病与长期吸烟及受寒冷有关。还有人认为与免疫遗传因素有关等。本病多发生在20~40岁之间的青年,且男女患病比例为29∶1。主要累及小腿部的胫前、胫后、足背几组动脉,严重时可向上累及动脉及股动脉...查看详细(1262字节)
10148196:为什么脉管炎患者腿上没有汗毛?
由于动脉血栓形成,或者动脉粥样硬化,致动脉血管闭塞,局部血液供应不足。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则会逐渐萎缩;汗毛失去了营养供应,则停止生长。日久汗毛脱落,毛囊萎缩,并且出现皮肤凉冷、干燥、变薄、萎缩,趾甲厚薄不均,甚至出现组织坏死。...查看详细(234字节)
10148197:脉管炎有什么表现?
(1)浅表性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大约40%病例出现,主要发生在隐静脉及其分支。表现为皮下硬索或皮下结节,呈节段性分布,自觉疼痛,压之亦感疼痛。部分损害经1~3周消退,而另一部位又出现新的损害。(2)动脉损害最常受累的是足背动脉,其次是动脉和股动脉。由于血栓形成,管腔闭塞,使患肢肌肉供应不足,行走一定距离后即觉小腿及足部疲乏无力,疼痛麻木,休息后自行消失,呈不典型间歇性跛行症状。同时患肢对寒冷较敏感...查看详细(897字节)
10148198:脉管炎与糖尿病有关吗?
我们所说的脉管炎是指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有人认为脉管炎的发生与糖尿病有关,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脉管炎发生与吸烟及寒冷环境有关,而闭塞性动脉硬化的发生则与糖尿病关系密切。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会出现下肢坏疽,而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出现坏疽的可能性更大。这是因为组织的缺血、缺氧加上高血糖会使皮肤的保护能力减弱,机体自身防御机能下降,为致病菌生长形成了有利条件。糖尿病患者亦会出现神经病变,与血管改变及感染共同促成了典型的足部坏疽...查看详细(660字节)
10148199:如何预防脉管炎?
(1)绝对禁烟统计资料研究表明,吸烟患者中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发病率远远高于非吸烟人群患病率。吸烟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甚至痉挛,增加管腔闭塞程度,从而加重病情。(2)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防止外伤及感染脉管炎患者由于腿部供血不足,皮肤抵抗力下降,易于感染。清洁、干燥的足部不易被细菌侵袭。而足部一旦出现外伤,则伤口缠绵不愈,合并感染。(3)局部保温有人认为脉管炎与寒冷有关。受寒可使血管收缩甚至痉挛...查看详细(774字节)
10148200:哪些病可以导致间歇性跛行?
在大多数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中,都会出现腿部沉重、乏力、麻木、疼痛的感觉,行走时患侧不象健侧那样轻便灵活。但医学上所说的"间歇性跛行",则多发生于闭塞性动脉硬化及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患者。所谓的间歇性跛行,即在运动时,腿部肌肉痉挛性疼痛,紧张感或乏力感,休息后迅速缓解,再行走又复发生。闭塞性动脉硬化及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均会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肢肌肉血供不足,行走一定距离后就会感到足弓及小腿肌肉疲乏无力...查看详细(910字节)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