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荨麻疹性血管炎

77

2009-11-28 www.91sqs.com A +

下载(188.42KB)
2008-12-911:05
下载(77.78KB)
2008-12-911:05


尊麻疹性血管炎(urticarialvasculitis)又称低补体血症性血管炎(hypocomplementemiavasculitis),临床特点为持续时间较长的风团、关节炎或/和关节痛、腹痛或/和胸痛,某些患者可伴有肺和肾脏受累。组织病理表现为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1.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结缔组织病、血清病、低补体血症、肿瘤、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EB病毒)、药物(碘化钾、非激素类抗炎药)等。

2.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约占70%,好发年龄在30--40岁。发病时可伴有不规则发热、乏力和肌肉疼痛,其临床特点为:

(1)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和风团,红斑可有浸润感,风团中心可有微小紫l。部分患者可出现其他皮肤损害,如血管性水肿、网状青斑、结节和水疤等。尊麻疹性血管炎的皮肤表现与尊麻疹的皮疹比较具有如下三个特征:①皮损消退大多超过24小时,可持续存在3一5天;②皮损症状以疼痛或灼痛为主,部分患者可有疹痒;③皮损消退后常留有炎症后色素沉着。

(2)关节症状:可侵犯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跺关节和指(趾)关节,表现为关节疼痛和关节僵硬,也可表现为关节炎。

(3)其他脏器受累的表现:胃肠道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可有肝脾肿大。呼吸系统亦可受累,侵犯上呼吸道可发生喉部水肿,病情较急,经常复发者偶可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间质性肺炎。累及肾脏常表现为弥漫性肾小球炎,但极少发展为严重的肾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头痛和良性颅内高压。亦有报告可发生结膜炎、浅表性巩膜炎和色素膜炎。全身浅表淋巴结可以肿大。

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高,嗜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加,血沉可以增快,病情活动期出现明显的低补体血症,但病情缓解时血清补体值可以正常。少数患者可出现低滴度抗核抗体阳性。

4.组织病理

表皮正常,真皮浅层或全层可见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即血管壁及血管周围有红染的纤维素沉积,有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浸润,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有多数核尘,真皮浅层血管水肿。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血管壁上有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

5.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中年女性发病,风团持续存在24小时以上,自觉皮疹疼痛或灼痛,伴有发热、关节疼痛、血沉增快、低补体血症等,应考虑尊麻疹性血管炎,组织病理示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可以明确诊断。本病应与尊麻疹进行鉴别。

6.治疗

抗组胺制剂治疗效果不显著。氨苯矾每日50一100mg或经氯喳每日200-400mg治疗有效,非激素抗炎药物可缓解关节疼痛。病情稍重者,及时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预防肾损害的发生。病情顽固者可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

[本帖最后由管理员于2008-12-911:05编辑]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