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诈骗案始末作者:赵可王玉珍发布时间:2002-09-2717:02:56
ADINPAGE一个下岗的矿工谎称自己与矿务局局长和市劳动局局长的关系非同一般,能够为矿工办理二期矽肺证明和优惠房。矿工们都知道一旦拿到二期矽肺证明,被确认为工伤,就可以免费看病,而且死亡后家属还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抚恤金。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矿工们纷纷把自己不多的积蓄交到骗子手中。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骗子竟以同样的方法诈骗36人,骗得钱财近52万元。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近日,门头沟法院依法判处该案犯有期徒刑12年、罚金2万元、剥夺政治权利3年。初试牛刀收获颇丰今年37岁的下岗职工刘炳喜曾是门头沟区大台矿的矿工,然而他并不珍惜自己的工作,认为工作太苦太累,却非常向往纸醉金迷的生活,经常幻想自己穿着笔挺的西服出入高级酒店,身边还有数名美女相拥,可以一掷千金的豪赌,挥金如土的购物。然而刘炳喜一无技术、二无文凭,想下海挣钱真比登天还难,但他脑子聪明、口齿伶俐,他认为凭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能当一辈子“煤黑子”。于是,无数个夜晚,他不能入睡,认真计划着他那些不费力气的生财之道……刘炳喜平时很注意自己的穿着,对什么事情都能侃侃而谈,号称自己朋友多、路子宽,在别人眼里他是个很有能力的“人物”。1998年的某日,邻居王某与刘炳喜聊天,诉说他下岗后找不到工作,家里生活非常困难,而儿子的外地户口也无法办到京城,心里很苦闷。刘炳喜一听心里不仅暗喜,他感到自己发财的机会来了。于是,不动声色的说:“不就是找工作吗,小事一桩,我帮你。”接下来他便向王某谎称自己与某大公司老板是朋友,可以给他安排工作,并且还可以请他在公安局的朋友帮助办理户口的事情,但是需要点“费用”。王某见刘炳喜说得非常轻松,就有点怀疑他的能力,而且他要“费用”,万一事情办不成,岂不赔了夫人又折兵。刘炳喜见王某很犹豫,就急切地说:“我给你写欠条,如果办不成就把钱退你。”王某听他这么说便彻底放松了警惕,先后东挪西凑地给了刘炳喜两万余元。初战告捷,进一步增强了刘炳喜依靠此路生财的决心。绝处逢生另辟新径刘炳喜拿着从王某骗来的钱好好挥霍了一阵,对待工作更加有一搭无一搭,终因表现不良被单位精简下岗。而他诈骗王某的事情也由于迟迟不能兑现,引起了王某的怀疑,在多次询问未果的情况下,王某拿出刘炳喜写的欠条要求他立即还钱,否则就告发此事。刘炳喜此时刚刚下岗,没有了经济收入,骗来的钱也已经花光。为了不让王某把事情告发,刘炳喜四处借钱,还谎称自己的父亲被车撞伤,以急需治疗费为由,骗取马某四千余元,但他仍然无法还清欠王某的钱。然而,屋漏又逢连天雨,刘炳喜的亲戚此时也多次来找他要钱。原来,刘炳喜曾听段某说可以五万元在名流花园买一套三室的楼房,他便将此消息告诉了妻子的亲戚,他们先后拿了四十余万元让刘炳喜帮助办理此事,但买房的事却不了了之,刘炳喜称被段某骗了,但亲戚们不知内情便来向他索钱。刘炳喜为了躲债经常不敢回家,他觉得必须找个途径,扭转局面。2001年9月的一天,刘炳喜在路上偶然遇到了曾与自己在同一煤矿上班的陈某。今年53岁的陈某,已在矿上工作多年,为人忠厚、热情,在整个矿上人缘不错,最近刚被调到机电科搞维修工作。二人在交谈中,陈某不经意地说,“我这么大年纪了,无论干啥活,都有些力不从心了,想办退休,但不到年龄又退不下来。”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刘炳喜觉得新的转机到了。 刘炳喜接着陈某的话茬说,“想早退休有何难的,只要办理一个二期矽肺证就可以了。”刘炳喜见陈某有些动心,就开始谎称自己与矿务局局长和市劳动局局长关系非同一般,已经帮别人办过一个矽肺证明了。陈某见刘炳喜说得十分真切,又已经办成过一个,就对他深信不疑,马上表示请刘帮忙也办一个矽肺证明。刘炳喜看到鱼已上钩,便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故做为难地说,“虽然自己与领导们关系好,但矽肺的事情上面卡的比较紧,不好办。”陈某立即会意,对刘说:“现在事情哪有好办的,你有关系你出力,我出钱,事情不就成了吗。”刘炳喜一听心里窃喜,提出办矽肺证明需要九千元“办理费”,这还是哥们帮忙,否则他还不去舍这个脸呢。陈某家里虽不富裕,但对刘的要求一口答应下来,他心里盘算一旦矽肺证明办下来,不仅看病不要钱,死了以后家属还能得到四五万元的抚恤金,这九千元投入也值得。但为了稳妥起见,陈某要求刘炳喜出具了收条。绝处逢生,刘炳喜认为一定要把这没有本、不费力的“事业”进行到底。 巧用“帮手”扩大“战绩”在陈某处轻易骗得九千元后,刘炳喜仿佛发现了新大陆,看到了自己“事业”的光明前景。他知道矿工们为了获得工伤的优惠待遇,都希望得到矽肺证明,在欲望的驱使下就会放松警惕,他行骗就更容易得手,而矿工们就是他广阔的行骗对象。2001年初至2001年11月,刘炳喜采用与欺骗陈某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谎言骗取李某等5人现金四万八千余元。在骗得钱财后,刘炳喜离开了门头沟,到望京花家地附近租了一间房屋,开始挥霍。他频频出入高级酒店,还在婚介所结识了一位女友,为了得到女友的芳心,他不断的为女友买高档服装、钻石首饰和摄像器材等。由于刘炳喜没有其他收入,只出不进,骗来的钱总有花光的时候。为了维持奢侈的生活,刘炳喜又心生一计。当陈某催问他有关矽肺一事时,他镇定地回答:“一次只办你一个人的,不值得劳驾局长,你再多找几个人,我一起去给办了,并将办理费涨到15000元。”陈某心想,找几个愿办这种证的人,那还不容易。不到一天功夫,陈某就找了5个关系不错的朋友,收齐45000元给刘炳喜送了过去。1个多月过去了,刘炳喜那里一点消息都没有,当陈某找到他追问时,刘炳喜说交的钱还不够,又让每人补交了2500元。陈某把钱交到刘炳喜手里后很长一段时间,办理矽肺的事仍没有消息。陈某再次给刘打电话,催问此事。刘炳喜告诉陈某矽肺的事正在办理中,他现在又听说如果多交5000元押金的话,不仅可以办理矽肺证明还可以在动物园附近分到优惠的房子,让陈某帮助问问,看还有没有人想办,一起办能快点。陈某此时对刘炳喜一再拖延做法已经有些不满,为了安抚陈,刘炳喜答应事成之后给陈5万元奖金,并千叮咛万嘱咐:“嘴不严的别给办。”为了让陈某进一步相信他的谎言,刘炳喜还多次在电话里伪装矿务局局长的声音作出承诺,表示矽肺和优惠房的事情都是事实,而且没有问题,肯定能办成。陈某想既然局长亲自答应了,就一定是实情,准不会骗人,让矿友们享受点优惠政策也不是坏事,况且还有奖金,对自己也有好处。于是,越发积极地宣传刘炳喜能办矽肺和优惠分房的事,在他的劝说下,安某等25人先后让陈某向刘炳喜转交了“办理费”378000元。当刘炳喜肆意挥霍的时候,一张无形的网也在慢慢向他靠近。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虽然陈某与多数被害人相识多年,矿工们对他都很信任,而且他每次收款后都会给被害人出具收条,但是矽肺证明迟迟办不下来也引起了部分被害人的怀疑,他们陆续向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根据群众的举报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在询问陈某及其他被害人后得知了部分事情经过。为了引蛇出洞,公安机关要求陈某积极配合,再次约刘炳喜见面。2002年1月10日,公安机关在前门附近将刘炳喜抓获,并在他的住处起获了13万余元的现金和彩电、VCD、高档西服、羊绒衫、手机、钻戒、金手链、美容金卡等物品。2002年9月12日,北京市门头沟法院对刘炳喜涉嫌诈骗一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刘炳喜对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在被告人最后陈诉阶段,刘炳喜痛哭流涕,他请求法庭给予宽大处理,他说他的儿子刚刚两岁,他要是在监狱待时间长了,儿子就该不认识他了。庭审结束后,刘炳喜对笔者说,他很后悔,觉得对不起那些被害人,他们多是在井下工作多年的老矿工,有些还与他是一个村的,论亲戚他还得管他们叫“叔”。当笔者问他是否有能力办矽肺证明时,他说没有能力办,他只听别人说过矿务局局长姓倪,他根本不认识,分房的事也是他虚构的,他当时为了还帐和维持生活就想多弄点钱,他看大家都想办矽肺证明就觉得是个机会,没想到这是犯法的。法庭经过审理认定了刘炳喜的犯罪事实,并考虑到他认罪态度较好,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法官宣读判决后,刘炳喜再次流下了悔恨的泪水,表示认罪伏法,一定认真改造。制度原因?人性弱点?据有关专家介绍,“矽肺病”是一种传统的习惯叫法,在医学上称为“煤硅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煤尘及含游离二氧化硅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它是采煤、水泥制造等行业常见的职业病,分为一期、二期、三期。二期矽肺病一般被鉴定为四级伤残。按照《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规定》,被保险人因工负伤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并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到达退休年龄时办离退休。矿工家属告诉笔者,矿工因病获准办理“矽肺证”后,住院、医疗费用可以报销,并一次得到补偿18个月的平均工资,去世后还可得到4万元抚恤金,如果自己的爱人没有工作,每月抚恤500元,直至死亡。正常办理“矽肺证”的程序是由企业统一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后将X光片送有职业病资格的医院进行鉴定,拿着医院出具的诊断书后,经本单位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才能上报劳动保障部门审批,认定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不是哪一个人说办就能办到的。刘炳喜只是一个下岗的矿工,诈骗的手段也不高明,为何这么多矿工都相信他的谎言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通过电话对一位姓安的被害人进行了采访。安某告诉笔者,他父亲是矿上的老职工,现在已经退休了,根据国家政策,如果矿工患有二期矽肺就可以享受工伤待遇,比如免费住院、吃药,患者死亡后可以得到数额不小的丧葬费,对没有经济收入的家属,单位每月还给一定的补助。他父亲想办个二期矽肺证明,在他死后,老伴也好有个生活保障。而且他们认识陈某已经多年,他为人忠厚老实,大家都很信任他,觉得陈某不会骗他们,至少他不会因几万元钱丢了工作。他们没想到还有那么多人也受骗了,因为托关系办矽肺证明的事毕竟不可能到处张扬的。他的父亲和叔叔为了办理矽肺证明每人交给陈某一万五千元,后来又听说如果再多交五千还可以在动物园附近分到优惠房,全家人都觉得位置这么好的房子值得,就狠狠牙又交了一万,他们两家为此事已先后交四万余元,而他们每月才挣一千元左右,这差不多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他们现在养家、供孩子上学都非常困难,最大的希望是国家能为他们追回案款。当笔者问安某他父亲是否有矽肺病,为什么不通过正常途径办理时,安回答,有没有矽肺还不是“上边”说了算,通过正常途径办时间长、程序复杂、要求严格,要是能托到关系就容易了。他觉得这件事是由于他们太轻信了,所以才上当的。有关法律专家认为:矿工们受骗的原因与他们的心理状态有关,骗子正是抓住了他们的弱点。而事件本身也涉及到制度问题,可以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角度来分析。采掘业是一种特种行业,矿工们长年工作在井下,工作环境恶劣,由于粉尘、噪音和毒物的危害,使大量矿工过早地透支生命。在计划经济时代,矿工们的工资较高,生活水平比一般职工要好。进入市场经济,国家放开煤矿行业,单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几年煤矿行业不景气,矿工下岗、分流的比较多,许多矿工感到生存的压力。而矿工们如果能搞到“矽肺证”,就能得到许多优惠待遇,而社会上存在的某些不良之风也使人们形成了投机取巧、钻国家政策空子的心理,这就给骗子可乘之机。笔者认为,在多数诈骗案件中,骗子的手段都并不高明,甚至是十分拙劣的,但他们都懂得如何利用人性的欲望和弱点,只要人们能够保持平和的心理,都可以揭穿骗局。但谁让咱老百姓不长记性,一见着好事、看见便宜,就不顾一切的往上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