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不同程度的发热,皮肤暴露部位的水肿性红斑,关节疼痛,口咽部溃疡等为主要临床特征。SLE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外因为起居不慎,日光暴晒,感受邪毒,七情内伤,劳欲过度等,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毒热和瘀血内生而发病。
红斑狼疮多见于生育期的女性,一位准备实施造人计划的朋友发来求助信号。什么时候可以怀孕?孕期要注意些什么?一系列的问题让年轻女同胞担心忧虑。为此,panjk健康网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周惠琼医生。
红斑狼疮是否遗传?
由于红斑狼疮患者大多数为育龄期妇女,因此红斑狼疮有没有遗传性这个问题自然就成了患者及其家属十分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狼疮动物模型的研究、种族比较及家族分析,揭示出红斑狼疮有很强的遗传倾向。
自1959年发现狼疮鼠模型以来,目前研究广泛的狼疮鼠模型有5种。其中NZB/NZW的第一代杂交鼠是与人类狼疮最相似的模型。该鼠可产生高滴度的抗DNA抗体,最终导致肾小球肾炎。提示遗传因素在鼠狼疮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
美国的一个统计资料表明在年轻的黑人女性中,狼疮发病可达1/245,而欧美一般人群的发病率约为1.8~50.8/105。据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率约为75.4/105。在日本普通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率为6.6~8.5/105,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家族内可高达0.4%~3.4%。在单卵孪生子中患病一致率可达50%以上,而双卵孪生子中为10%左右。说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率因人种、民族的不同而异。
如果红斑狼疮完全由遗传决定,其在同卵双生子中的患病一致率应为100%,因为同卵双生子的遗传物质是完全相同的,但实际上只有50%。说明其他因素在红斑狼疮发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我们也看到很多红斑狼疮患者所生子女非常健康,并不得红斑狼疮。
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斑狼疮的产生是内在遗传基因和外在环境因素如紫外线、病毒感染、药物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只能说红斑狼疮有遗传倾向,而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因此红斑狼疮患者大可不必过分担心自己的病会遗传给自己的子女。上一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