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经食道从口腔、鼻腔涌出。新生儿大脑皮层尚未发育成熟,对呕吐中枢的控制有一定限制,由于新生儿胃容量小,胃呈水平位.贲门松弛等生理条件,在出生头3-4天呕吐较常见。特别是分娩过程有窒息、缺氧、产伤、受凉等因素,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刺激胃粘膜,成为附加因素,可引起呕吐。频繁呕吐也可能为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理,应及时明确诊断及处理。
病因
一、常见的内科因素性呕吐
(一)喂养不当
约占新生儿呕吐的1/4。主要是由于喂哺次数过于频繁,奶量过多,速度过快,奶液过冷、过热,或喂养时吸人过多空气,喂乳后搬动婴儿过多,一般经改善喂养方法,或奶后竖抱拍背方法可防止呕吐。
(二)胃粘膜受刺激
1.吞人过多的羊水,胎粪污染的羊水或产道中的血液,可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及粘液分泌亢进,多发生于生后l一2天内,严重者用1%碳酸氢钠洗胃I一2次即可痊愈。
2.胃出血: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及DIC引起胃肠道出血,均可引起呕吐。
3,药物刺激如四环素、金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吐根糖浆,氯化按等,均可刺激胃肠道而引起呕吐。停药不久呕吐停止。
(三)胃肠道功能失调
1.贲门一食管松驰在新生儿呕吐中占重要的位置,可能与食管肌肉神经发育不全有关,有时合并返流性食管炎,常在喂奶后平卧引起吐奶,也可带少许血液。取平卧位及右侧卧位则不吐,生后1一2个月可痊愈。
2.幽门痉挛是新生儿幽门的功能暂时性失调,多在生后一周内发病,呈间歇性喷射性呕吐,胃型及胃蠕动波较少见,触不到痉挛的幽门,用阿托品治疗有效。
3.胎粪性便秘正常新生儿绝大多数在生后2-48小时排胎便。生后数日内不排胎便,病儿逐渐出现腹胀及呕吐,呕吐物呈褐绿色或褐黄色粪便状物,腹部x线立位平片,可见液平面及胎粪颗粒阴影。用生理盐水灌肠使粘稠胎便排出后上述症状即消失。
4.新生儿便秘某些新生儿经常3-5天排便一次,甚至必须用开塞露等通便才能排出,可有腹胀及呕吐,通便后症状即消失,多于满月后自行缓解。
(四)感染以肠道感染最多见。除口腔、食管白色念株菌感染外,常见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粪链球菌等肠道菌群感染,轮状病毒等也可引起肠炎的早期症状为呕吐。肠道外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脐炎,败血症,泌尿道感染,脑膜炎等为多见,感染被控制呕吐立即消失。
(五)颅内压增高除脑膜炎外,常见有颅内出血、血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脑水肿所致颅内压增高。呕吐呈喷射性,囟门紧张、饱满,多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用脱水剂后呕吐即消失。
(六)遗传代谢病先天性肾上腺性腺综合征,半乳糖血症,苯内酮尿症,高氨血症及氨基酸代谢缺陷病,临床较少见,除各自临床特征外,可追溯遗传家谱,以及必要的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二、外科因素性呕吐
有较严重持续性呕吐者,应考虑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可能性。如食管闭锁,食管裂孔疝,幽门肥大性狭窄,胃扭转,肠旋转不良,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胎粪性腹膜炎,新生儿胃穿孔。应观察呕吐物性质,腹部X线直立位平片极为重要,观察气液平面及钙化点。
诊断要点
一、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窒息,产伤,宫内感染史,羊水、胎粪吸人及颅内出血情况。详细询问喂养情况及有否服用特殊药物史。注意呕吐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呕吐的性质和呕吐与喂养的关系。有无胎便排出及排出时间和量。
二、临床表现
(一)呕吐出生后即呕吐,常见于食管闭锁,吞人胎粪污染的羊水,迟发性呕吐,常见于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
内科性呕吐,常表现为溢奶,呈间歇性及短暂性,而外科性呕吐,常为喷射性,持续性及频繁性。内科性呕吐内容物常为奶汁,而外科性呕吐物则常为胆汁或粪便。食管闭锁伴有食道气管瘘者呕吐物常为泡沫血性。
(二)胎便注意开始排出及排空时间,如二者均延长应考虑先天性巨结肠,如胎便量多,质正常,表示无消化道畸形。
三、认真仔细的体检注意检查与呕吐伴发症状,如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的感染症状,有无脱水、酸中毒。重点应检查腹部,注意有无腹用、肠型及肠鸣音的情况,对疑有肛门闭锁及胎粪性便秘者应作肛检。
四、实验室检查
(一)腹部直立位X线平片对诊断或排除消化道畸形有助,必要时作吞钡检查(用10%糖水30毫升加硫酸钡10克,疑为食道闭锁者只能给2毫升,量多易导致吸人)。或钡灌肠造影。
(二)特殊检查对有关病因做特殊检查,如神经系统感染做腰穿,脑水肿、颅内出血作cT检查,肾上腺性腺征候群作尿17酮检查。
治疗要点
一、及早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应首先排除外科情况,以免延误手术时机。
二、诊断末明确原则上应禁食,并插胃管以排除食道闭顿。
三、洗胃对吞人污染羊水或血液有严重呕吐患儿,可有1%碳酸氢钠洗胃2-3次,常能奏效。便秘可用生理盐水灌肠排便。
四、喂养指导注意哺量,间隔时间及速度,喂奶后轻怕背部并防止搬动过多,采用抬高上半身,呈右侧卧位。
五、疑有幽门痉挛者可用1:1000阿托品试验治疗,在奶前5一10分钟给予,自1滴开始逐渐增加至小儿面红为止,最大量每次不超过4滴,因耐受性不同,应注意观察小儿反应。
六、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供给适当热卡。
七、对症治疗腹胀用胃肠减压,感染时控制感染,消化道畸形必要时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