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人气:621]【阅读跟贴(1)】【回复】【全屏】作者:文文发表:2007-05-2014:39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子间血型不配合而产生同种免疫引起的。当胎儿由父体遗传获得的显性抗原恰为母体缺乏时,此抗原在妊娠时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此抗体可因再次怀孕得到刺激而加强。母体内存在的与胎儿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免疫性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上相应抗原结合,导致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死胎、流产或早产。出生后表现为贫血、黄疸,严重会导致心力衰竭及核黄疸。
对于有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胎儿的红细胞上抗原被来自于母体的相对应的免疫性抗体包被后,使得胎儿红细胞被破坏而缩短寿命,引起胎儿造血器官造血机能提高,导致肝大、脾大,一些未成熟红细胞尤其是大量有核红细胞释放进入胎儿循环系统。如果被破坏的红细胞不能得到补充,则会导致严重的贫血,引起胎儿水肿及心力衰竭。
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大量未结合胆红素。在胎儿期,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在母体的肝脏中代谢而排出体外。而新生儿由于肝脏尚未成熟,在出生的早期几天尚不能将间接胆红素转变为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红细胞溶血产生的间接胆红素会在富含脂类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积累,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发育,甚至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大量的免疫血液学试验证明,只有分子量较小的IgG免疫抗体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由于免疫产生的血型抗体多数为IgG抗体,而天然存在的血型抗体多数为IgM抗体,因此天然存在的抗-A、抗-BIgM性质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可以发生在所有能免疫产生IgG抗体的血型系统,但主要发生在ABO及Rh系统。其中Rh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病情较严重,常需要换血治疗,多发生于再次妊娠的胎儿。而ABO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病情一般较轻,但可在第一次妊娠时发生。因为O型母亲的血清或血浆中天然就存在IgG抗体,其高效价的抗-A及抗-B就很容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据调查,每150例O型母亲中就有一例产生ABO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
由于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之一,因此,对新生儿溶血病作产前预报、产后早期诊断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是很重要的。要做到产前预报和产后早期诊断就必须对孕妇作正确的免疫学分析及血型血清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