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先天性直肠肛管肛门畸形成形术后留置肛管的护理

2009-11-27 qkzz.net A +

先天性直肠肛管肛门畸形成形术后留置肛管的护理推荐到首页 □和云开 《中国保健》2009年第09期1/2页12
  【中图分类号】R6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9-0370-01
  【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直肠肛管肛门畸形成形术后留置肛管的护理。方法:介绍2003年4月~2007年5月15例先天性直肠肛管肛门畸形成形术后留置肛管的护理,术后保持肛管的通畅及肛门、肛周皮肤的清洁,积极防治切口感染。结果:15例均未发生肛门、肛周皮肤及切口感染。结论:手术后通过对肛管的护理,减少了肛门、肛周皮肤及切口感染,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先天性直肠肛管肛门畸形;肛门形成术;留置肛管;护理
  
  通常对先天性直肠肛管肛门畸形成形术后,由于大便的污染造成肛门、肛周皮肤及切口感染率高。我院2005年4月~2007年5月对15例患儿进行直肠肛管肛门成形术后留置肛管,以减少大便对肛门、肛周皮肤及切口的感染。因此,手术后对肛管护理尤为重要,现将其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0~5岁,平均4个月。出生后均发现肛门隐窝处未见肛门开口,其中无肛9例,伴会阴瘘3例,尿道瘘2例,膀胱瘘1例。诊断:行倒立,侧位摄片,B超及穿刺抽吸法,判定先天性直肠肛管肛门畸形的类型[1]。通过术后肛管的护理,均未发生肛门、肛周皮肤及切口感染。术后平均住院14d。
  
  2留置肛管的方法
  
  患儿在基础麻醉加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直肠、肛管肛门成形术,术中选用内径为8~11mm的一次性吸引管为肛管,并且在其近端周围包绕无菌凡士林纱布,将肛管缓慢置入7~8cm,肛门口外留5~6cm;在肛门3.9点位置留缝线环绕固定肛管[2]。有利于压迫止血和防止粪便污染肛门、肛周皮肤及切口感染。
  
  3肛管护理
  
  3.1保暖:术后新生儿可裸体置入温箱内保暖,有利于观察肛管的引流情况;箱温可根据其体温的高低调节。年长儿在保暖时,防止肛管脱落、扭曲、压迫等;如使用热水袋时,避免烫伤。
  3.2体位:术后病情平稳后,患儿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肛管,以利于肛门、肛周皮肤及切口的清洁。
  3.3连接引流袋:术后将肛管与引流袋相连接,以免肛管内排出的大便污染肛门、肛周皮肤及切口;将引流袋置于平肛位或低于肛门位;防止肛管堵塞、扭曲、受压,保持肛管引流通畅;每天根据大便或气体引流量更换引流袋,不少于1次,并观察记录大便的颜色、量、性状,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3]。
  3.4饮食:患儿麻醉完全清醒后,即给予少量饮水,如无呕吐及腹胀,坚持少量多次原则,新生儿及婴儿给予母乳喂养,年长儿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少渣饮食[4]。
  3.5灌肠
  3.5.1灌肠的指征:如果出现腹胀,可采用回流灌肠来处理。
  3.5.2灌肠的方法:患儿取截石位,略抬高臀部;用灌肠器将水温为39~41℃的生理盐水70~100ml,经肛管缓慢注入肠腔内;注入时要固定肛管避免牵拉;灌洗时应轻柔按摩腹部,使肠腔内气体、粪便及灌入液体从肛管内排出[5]。灌洗时,注意保温,避免受凉;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回吸物的颜色及量,尽量将灌洗液排出,以免灌洗液在肠腔内滞留,引起腹胀。灌肠完毕后使患儿恢复体位,协助家长清洁臀部。
  3.5.3效果:本组8例手术后出现腹胀及大便少,遵医嘱给予回流灌肠后患儿腹胀均减轻,肛管引流畅通。
  3.6肛周皮肤护理:为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给予2次/d紫草油涂擦;切口可用5‰碘伏消毒,每隔4h擦拭1次,如有大便污染切口即时清洗消毒。
  3.7肛管护理
  3.7.1本组13例肛管在5~10d自行脱落;2例未自行脱落,给予拆线拔除肛管。
  3.7.2脱管后注意观察大便次数、量、颜色、性状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
  3.7.3脱管后仍要做好会阴部护理,防止因多便、污粪引起肛周炎症。因此,便后要勤洗,勤换尿布,保持臀部皮肤干燥,使用吸水性较好的尿布,可使用紫草油涂擦;若局部皮肤发红,可在洗净臀部皮肤后用红外线照射,照射后可涂红霉素软膏,效果较好。
  
  4讨论
  
  通过对15例先天性直肠肛管肛门畸形成形术后留置肛管的护理,有效的预防肛门、肛周皮肤及切口感染,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吕树森.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7~258.
  [2]余亚雄.小儿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51.
  [3]杜竟辉.外科护理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218~222.
  [4]王慕逖.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1~62.
  [5]陈维英.基础护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7~148.
  [收稿2009-01-15]
1/2页12评论(0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