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涎腺结核

涎腺结核

2009-11-27 jib.xywy.com A +

涎腺结核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都可发生,多发生在20~30岁之间,占60%~70%,性别无明显差异,病程长短不一,短者1个月,长者数年,可发生在涎腺实质,也可发生在涎腺中的淋巴结,后者常被误诊为肿瘤而按肿瘤治疗,三对大涎腺中最常见的是腮腺(淋巴结)结核,原发感染出现在腮腺组织内,感染可能来源于扁桃体或口腔,常见的腮腺结核是单侧受累,也可能累及双侧,常见的部位是在耳屏前及垂后下,胸锁乳突肌在乳突附着部前缘的腮腺后下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扪诊可能是硬性或软性,甚至有波动(存在干酪样变或有化脓感染),肿块活动,边界一般较清楚,后期可能出现疼痛,颌下淋巴结核很常见,有时可累及颌下腺,引起颌下腺组织结核,病人自觉症状为缓慢逐渐长大的肿块,但有时也表现为在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出现轻微的缩小;也可能出现急性炎症表现为弥散的腺组织受累,出现红肿,甚至有波动。

OT皮试,穿刺活检或将穿刺物接种于逐鼠体内,对诊断有价值,腮腺造影,如病变局限于淋巴结内,恰似良性肿瘤,呈导管移位及占位性病变;若病变破坏包膜累及腺实质,则可见导管中断,出现碘油池而似恶性肿瘤表现,因此,术前正确诊断是很困难的,确诊只有靠组织病理检查,脓培养有时也很培养出结核杆菌。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