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小儿多动症

怎样判断小儿多动症?

2009-11-27 news.sina.com.cn A +

  前段时间,王女士带着4岁的儿子来到常州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就诊,据她说,孩子在幼儿园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爱做小动作、经常打其他小朋友。她不禁担心:是不是我的孩子智力有问题?经过医生的诊断,王女士的儿子患有小儿多动症,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女士的儿子有明显的改变,恢复了正常。

  什么是多动症呢?许多孩子都爱活动,什么样的孩子才能诊断为多动症呢?儿童多动症,又称儿童注意力与多动障碍,是一种儿童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主要发生在儿童期(多从三岁开始),与同龄孩子相比,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度,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行为和情绪冲动。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学习困难、品行问题、社交问题、情绪问题等,儿童多动症主要有注意力障碍、多动、冲动三大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征:

  (1)活动过多,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2)异乎寻常的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无抵御环境干扰的意志力量。

  (3)情绪不稳,多冲动行为,做事不考虑后果,任性而行。

  (4)行为不良,好打架斗殴,爱发脾气,横行霸道,不服管教。

  (5)学习困难,成绩差。智力发育虽基本正常,但学不进去,有厌学情绪。

  儿童多动症患儿在婴幼儿期就有异常表现,如易兴奋、喂养较困难,不易养成大小便定时的习惯。以后活动增多,动作不协调,尤其是精细动作差,注意力不持久,行为无目的,情绪易冲动并缺乏控制能力。入学后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话多,小动作多,常常违反课堂纪律,学习成绩一般。

  我们判断儿童多动症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判断:

  一、注意力是否集中

  多动症儿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包括看电视、电影、连环画等,正常多动儿童能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而且讨厌别人的干涉。

  二、活动是否有目的性

  多动症儿童的行动常没有明确目的,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一点小事就喊叫哭闹,脾气暴躁,做事易冲动而不顾后果,而正常多动的儿童做事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胡乱吵闹。

  三、学习是否困难

  多动症儿童一般表现为:文字书写潦草难认,分不清左右、颜色、地点的方向,把词、句子念错或念倒,如上海读成海上,思路不严密,注意力不集中。而正常儿童没有上述症状,可以集中思想完成某件事。

  如果早期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即应及时给予适当的行为指导并予以治疗,效果和预后还是较好的。目前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主要有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

  生物反馈疗法是在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心理治疗技术,该技术是通过脑电反馈仪将患儿体内生理技能信号描记,并转换为“声”“光”信号。患儿通过识别“信号”来协调身体技能,使儿童在具体、客观、富有趣味的游戏中增加自我控制能力,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调动儿童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改善和消除症状。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引进一套加拿大的脑电生物反馈仪,对4周岁以上的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与多动,既能诊断又能治疗。家长若对此有疑问可咨询88108181-2171。目前已经为近百名儿童进行了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